第一百八十八章 过年啦(第2页)
不一会儿的功夫,整个大地便银装素裹起来。
从早上起来,杨柳便开始忙活。
入乡随俗,她简单吃了口早饭,便开始活面。 杨柳准备在正式制作年夜饭之前,炸点儿果子和小麻花。
之前她就听胡婶子说了,岭山大队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大年三十这天上午,炸点果子或者麻花的。
有那富贵的人家,还会在果子上挂点糖霜。
孩子们十分好这一口,有孩子的人家一炸便是一大盆,不说吃到出正月,那也得吃到正月十五的。
乡下娃儿们,也就过年这几日才能有点零嘴吃。
之前郝向东邀请杨柳和知青们一起过年守岁,杨柳拒绝了。
一年到头,最美好的日子里,杨柳可不想看见厌烦的人。
真要和所有知青一起过年,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在家来得消停。
至少想吃什么就做些什么,想几点睡就几点睡。
年夜饭,杨柳并没有大操大办。
但她一个人,也做了八个菜。
小鸡炖蘑菇,红烧肉,糖醋排骨,红烧鲤鱼,素炒豆芽,干煸芸豆,一盘子西红柿拌白糖以及一盘十分具有东北特色的凉菜——猪皮冻和蒸焖子的拼盘。
猪皮冻是大队长媳妇儿昨天早上送来的,而蒸焖子是山杏送来的。
蒸焖子是山杏娘的拿手菜,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会做。
做法很简单,但也考验手艺。
红薯淀粉兑水,按比例混合以后上锅蒸。
因着过年,山杏娘还在里边放了一些肉沫。
肉沫虽然不多,但那滋味儿,别提多好吃了。
蘸上点蒜泥,对于杨柳这个头一次吃到正宗东北特色菜的人来说,已经十分美味了。
当然,二十九那天,杨柳家可不止大队长媳妇儿和山杏过来送了东西。
平时和杨柳走的近的几户人家,都或多或少送了点年货过来。
这待遇,可比知青院的其他知青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胡婶子送来了一瓢花生,二太奶的儿媳妇儿金枝婶也送来了二斤地瓜粉。
最让杨柳意外的是,刘瘸子老娘居然也打发儿媳妇儿过来送了些咸鱼干。
刘瘸子媳妇儿也是个会说话的,她怕小杨知青不收,话题一个劲儿往孩子身上扯。
她这么一说,杨柳根本没法拒绝,毕竟长生他们几个孩子,无论哪一个都跟杨柳“交情非浅”。
要是真不收,那就有点太见外了。
当然,杨柳也没白收,每个人走的时候,杨柳都给他们包了东西回去。
大过年的,谁也没掰扯,笑呵呵的收下走了。
至于年夜饭的那顿饺子,杨柳煮的是芹菜猪肉的,还特意包了一个糖饺子。
至于芹菜,这就有些来历了。
这是杨柳特意找现代的统友交换的一些芹菜根,然后栽到自己的暖棚里。
虽说现在只长到了半尺长,可也能将就吃。
这一个年,在零零散散几声炮竹声中度过了。
当第二个天明来临,1973年的大年初一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