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王师到处皆凯歌,财神紧随收金汤
镇南关的城门洞开,瞬间涌入的大夏铁骑。血腥味与尘土味混杂在一起,呛得人喘不过气。
雷洪并未急于追杀那些四散奔逃的溃兵,对他而言,这些人已经不成气候。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了城楼上那个孤零零的身影。
岳歧山。
南越大都督,胡文雍的左膀右臂,也是这南境军中,唯一一个值得他正眼相看的人物。
此刻的岳歧山,盔甲上沾满了血污,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他没有跑,也没有再做无谓的抵抗,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下方潮水般涌入的敌军,眼神空洞而悲凉。
几名亲兵护在他身边,面色惨白,声音发颤:“都督,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走?”
岳歧山惨然一笑,笑声嘶哑。
“走到哪里去?回到越州城,看王爷那张猜忌的脸,然后被他当作战败的替罪羊砍了脑袋?还是亡命天涯,像条丧家之犬?”
他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横在颈间。
亲兵们大惊失色,纷纷跪倒:“都督,万万不可啊!”
“不必劝了。”岳歧山摇了摇头,“我岳家三代镇守南境,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城破,是我岳歧山无能,无颜见南境父老,更无颜见列祖列宗。”
就在他即将用力之际,一声沉雷般的暴喝从城下传来。
“岳歧山!我敬你是个汉子,你要是就这么死了,倒让本帅瞧不起了!
大丈夫死则死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你为主尽忠,却所托非人,如今自刎,不过是匹夫之勇,除了让你那刚愎自用的王爷少一个可以推卸责任的对象,还有何用?”
雷洪策马立于城楼之下,仰头高声喊道。
他身后,数千名精锐弓箭手已经引弓待发,箭矢的寒芒,在火光下闪烁,牢牢锁定了城楼上的每一个人。
岳歧山动作一滞,低头看去,正对上雷洪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睛。
“你是……雷洪?”
“正是本帅!”
雷洪声如洪钟。
“你是个将才,可惜跟错了主子。
你那王爷,视将士如草芥,视忠言如粪土,猜忌成性,自掘坟墓。
南境败亡,非战之罪,实乃人心之失。
你若就此死了,岂不正中他下怀?
他会告诉所有人,是你岳歧山指挥不力,葬送了十万大军,而他胡文雍,依旧是那个英明神武的越王!”
这一番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岳歧山的心坎上。
是啊,自己若是死了,谁来证明这一切?
自己的忠诚和苦谏,岂不都成了一个笑话?
他看着周围那些面带惶恐的亲兵,看着城下那些放下武器、满脸茫然的南越士卒,手中的剑,终究是没能挥下去。
“哐当”一声,长剑坠地。
岳歧山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道:“我……降了。”
雷洪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大手一挥:“来人,好生‘请’岳都督下来,不得无礼!”
镇南关的陷落,比想象中更快。
当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遍南境各州府时,那些被胡文雍分兵驻守的南越军,彻底乱了套。
他们的主心骨断了,天堑没了。
北方大军已经入境,而他们这些被分散开来的部队,就像是棋盘上孤零零的棋子,随时可能被对方一口吃掉。
恐慌,如同瘟疫一般蔓延。
再加上石破军的“宣传队”无孔不入,四处散播着“放下武器,既往不咎”的政策,以及胡文雍在后方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
许多部队还没等到大夏军队的兵锋抵达,就直接发生了哗变。
有的将领被部下捆了,开城投降。
有的则干脆带着部队,掉头往自己老家跑,当了逃兵。
更有甚者,直接打出了“清君侧,诛胡贼”的旗号,摇身一变成了“义军”,反过来攻打起了附近还在效忠胡文雍的城池。
一时间,整个南境,除了越王城周边,已然处处烽烟,但这些烽烟,烧的却都是胡文雍自己的根基。
大夏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雷洪的大军,更像是一支武装游行队伍,所到之处,望风而降。
而跟在这支队伍后面的,是另一支更让人“闻风丧胆”的队伍。户部侍郎王胖子,此刻正叉着腰,站在一座刚刚“和平解放”的州府库房前,红光满面,意气风发。
他身后,是一群穿着户部官服,但人手一把算盘,眼神放光,活像是一群饿了三天终于看到满汉全席的饿死鬼。
“快!快!都给本官动作麻利点!”
王胖子挥舞着他那胖乎乎的手,唾沫横飞。
“一组负责清点金银,二组负责登记造册,三组去查抄当地附逆豪绅的田契地契!记住陛下的教诲,咱们是来‘讨薪’的,不是来抢劫的,所有东西都要有账可查,要专业!”
一名小吏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本刚记录好的账册,脸上笑开了花:“大人,我的亲娘哎,发了!咱们发了!光是这座小小的怀安城,郡守李臧的府里,就抄出了黄金三万两,白银七十万两,还有一地下室的古玩字画,小的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