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君王一怒动风雷,百万雄师下江南
太和殿。金色的晨光穿透雕花窗格,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整座大殿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绷感。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朝会,将决定南境数千万生民的命运,也将决定大夏王朝未来的走向。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监一声悠长的唱喏,林风身着绣着九条金龙的黑色龙袍,缓步从殿后走出。
他的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跳之上。
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上,没有丝毫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得如同万年寒潭,让人看不透深浅。
他径直走上御阶,在龙椅上坐定,目光平静地扫过阶下众人。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却无一人敢抬头与他对视。
这便是如今的林风,即便不言不语,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也足以让这些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们心生敬畏。
林风没有说任何废话,单手轻轻一抬。
侍立一旁的内侍监立刻会意,展开一卷黄绸,用尖细却清晰的声音,将那道发往南境,又被胡骁带回来的圣旨,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伪王胡文雍,牧守南疆,不思君恩,反蓄异心,其罪有三。其一,擅杀朝廷命官,藐视君上,为不忠!其二,截杀木桶渡江士子,草菅人命,为不仁!其三,纵容亲族,鱼肉乡里,为不义!有此三罪之王,当奉否?有此行径之臣,当留否?……”
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敲击在太和殿的梁柱上,震得人心嗡嗡作响。
殿中不少官员,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道圣旨的全文。他们只知道南境反了,却不知道皇帝竟是以如此诛心的方式,直接将胡文雍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问罪,这是在刨胡家的祖坟,是在彻底否定其统治南境的合法性。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
林风的声音响起,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诏书发出之后,胡文雍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颁下‘满门抄斩’之酷令,屠戮南境子民,以堵悠悠众口。
短短半月,枉死者近四百,下狱者过千,致使南境民怨沸腾,烽烟四起。”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天机阁密报,胡文雍已尽起南境三十万兵马,陈兵边境,关闭所有通商关隘,其反迹昭然若揭。
朕想问问诸位,对于此等不忠不仁不义之叛贼,我大夏,当如何处之?”
大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这是在要一个态度。
片刻后,新任兵部尚书雷洪第一个出列,声若洪钟:
“启禀陛下!胡文雍倒行逆施,罪恶滔天,人神共愤!
臣以为,当兴王师,挥军南下,犁庭扫穴,以正国法!
臣,请战!”
“臣等附议!请陛下发兵,诛杀国贼!”
以军方将领为首的一众主战派,立刻跪倒一片,群情激愤。
他们大多是跟随林风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对这位年轻皇帝的崇拜与信任,早已深入骨髓。
在他们看来,任何敢于挑战皇帝权威的人,都该被碾成齑粉。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御史大夫周文渊出列,他须发皆白,是前朝留下的三朝元老,在文官集团中颇有威望。
周文渊躬身一拜,痛心疾首地说道:
“陛下,我大夏刚刚一统北方,百废待兴,民心思安,实在不宜再起刀兵。
南境素来富庶,胡家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
一旦开战,必是旷日持久,耗费国帑无数,更会令无数将士埋骨他乡,生灵涂炭啊!”
他话音刚落,新任的户部侍郎王坤也跟着出列,哭丧着脸附和道:
“陛下,周大人所言极是啊!国库……国库它真的扛不住了啊!
北伐的账还没算利索呢,这要是再打南边,那真是底裤都要当掉了。
要不……要不咱再派个使者去,好好跟他谈谈?
给点封赏,安抚安抚,说不定他就认错了呢?”
王坤这番半是诉苦半是天真的话,让殿内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几个年轻官员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林风看着却差点乐了。这王胖子,还是老样子,一谈到钱就跟要他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