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匆匆到6月
褚雨田和郭爱民的动作都很快,从华北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储备人才。整个东北都开始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建设潮。
鬼子在东北占据的时间最长,依然,被楚云飞俘虏的苦力就最多。
其中,有鬼子那边的移民,也就是所谓的开拓团就有30万左右,加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这些鬼子就是50万左右。
还有30万的伪满国军以及政府官员,所谓的贵族,高级阶层,又是50万。
一共一百万的俘虏,苦力加上后勤,能干多少事儿啊?
楚云飞二话不说,该修路修路,该挖矿挖矿,反正是低成本,活一天就得干一天。
这群人还得肩负开荒的重任,反正东北的基建,这群人一定要贡献出来足够的力量。
也不要小看这些俘虏贡献的力量。
据统计,二战结束之后,毛子俘虏了60万鬼子,直接创造的价值超过10亿卢布。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领域,比如远东、西伯利亚,其劳动占比能达到百分之十左右。
现在的楚云飞,仅是在东北就坐拥一百万俘虏。
几乎零成本劳动力,再加上楚云飞这边特有的战俘文化,轻轻松松让它们的产值提高几个层次。
至于说那些移民过来的鬼子被强制劳动改造,不应该吗?
很应该,妈的,来干嘛来了,不就是惦记邻居家的地和宝贝麽?
既然来了,就别想回去了,回头西伯利亚开发完楚云飞打算给这群畜牲全部埋了。
不过也得好好研发研发高性能的工程器械,不然那边的冻土可不好挖。
楚云飞也非常支持褚雨田的工作,特地多招了不少的警备部队。
具体的看守流程就和华北的一样,分一个个的工程队,便于管理,这一套在楚云飞这边都有极其成熟的体系。
在建设的同时,楚云飞也开始着手进行第1、3、4、6这四个入东北作战部队的整编。
主要还是取消步兵旅一级的编制,师统辖团,一个整编师改编下来有一万七千人。
一个军下辖四个师加炮旅等部队,加起来实力没有削弱,而且指挥更加灵活。
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楚云飞部队的整体编制在初期就是制定好的。
从连到师每一级都是对应鬼子的部队,能够做到完胜的设定。比如他的一个团,就能轻松干鬼子一个联队,一个旅依然能打鬼子一个旅团,师就能打一个师团。
属于加强的编制。
现在国内的战争进行到这种地步,在保留这样的编制属实必要性不大,那就改。
最后,在一系列的扩编和改编以后,楚云飞又成立了一个军加6个独立师。
第7军军长张古,这个在收复太原时还是旅长,进入楚云飞的眼界之后迅速升到了军级副职。
现在摇身一变,嘿,第7军军长。
剩下的6个独立师,加上之前编的4个,正好十个独立师。
还在此基础上,楚云飞把马小六的装甲旅整编成了装甲军。
下辖三个坦克师和一个装甲步兵师,还包括侦察,后勤,通信等军直属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