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东北啥都有,就是石油啊(第2页)
“吉地的核心就放在长春,本来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把它作为我们铁路轨道,火车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黑地就集中在哈市还有齐齐哈尔,哈市有着航运优势,研发制造各种动力,能源设施,航运配合铁路,能迅速辐射东北各地。”
“齐齐哈尔同样以重工业制造为主,包括以后对于更北方的发展,都要以此为基础。”
“同时,轻工业自己农业都不能放弃,要着重发展。”
“东北的百姓苦,既然我们来了,就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加大发展脚步,以工代赈。”
“东北是片宝地啊,也幸好鬼子没有完全开发,不然,抗战真的不好打。”
说到这,楚云飞多少还是有些唏嘘的。
鬼子对于东北的殖民统治还有工业发展是畸形的。它们注重的是军工业和重工业,对于矿产也是掠夺性的开采,非常的粗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只是为了侵略做准备,没有长期完善的规划。
完全没有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导致东北的工业表面繁荣,实际上非常的极端。
还有石油方面,这个资源可谓是鬼子最大的掣肘。
41年鬼子的石油需求在500万吨以上每年。
而鬼子在东北发现的几块小油田年产量不足20万吨,依赖大量的进口。
在阿美禁运石油之后,鬼子的石油资源更是捉襟见肘,这才有了鬼子多线开战,入侵东南亚,被迫发动太平洋战争。
只不过这次入侵东南亚让楚云飞打出了狗脑子,受挫严重。
其在东南亚最大的战果无非是打的阿英舰队抱头鼠窜,给楚云飞拿下大块地盘一个充分的理由罢了。
哦,对了,最重要的还是造船基地。
至于东北的大庆油田这个事儿,当初鬼子的石油勘探是浅层勘探技术,都在地下一千米以内。
大庆油田的储层深度在一到两千米,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个大油田。
如果当初鬼子发现了这个油田,以这个油田的储量和年产量,基本上可以满足鬼子当时对于石油的需求了。
即便不能完全满足,也能够满足百分之八十以上,剩下的,哪里都能找到。
或许,也就不会再有后续的入侵东南亚和偷袭珍珠港了。
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就算这次有楚云飞这个bug,打鬼子也不会那么容易。
想象一下,如果鬼子专心致志的对华夏继续入侵,不把那么多的资源运用在其他地方,抗战之路将更加的艰辛。
言归正传……
听到楚云飞的规划和唏嘘,褚雨田也是感叹。
感叹楚云飞的规划和雄心壮志。
只是……
东北地大物博,谁都知道,可是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石油啊。
“司令,还是那句话,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我们现在的产能和储备,并不太能再支持我们大肆的扩产。”
“就算我们造出来,资源不够也开不起来,东北啥都有,就是没石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