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第2页)
只记得四个字,福记布庄!
……
翌日新宅
午膳已经摆上了桌。
凌曦拿着筷子,动作却顿了顿。
她扫视一圈,眉尖微挑:“今日怎么没有青菜?”
冬日青菜金贵,但那位方老丈,每隔一日便会送来最新鲜的。
虽比不得现代大棚,可在这古代,已是难得。
一旁的惊蛰轻声道:“主子,今日方老丈没来。”
“许是天冷身子不爽利了。”
凌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也是。
老人家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在京郊,来回一趟确实不易。
她搁下筷子,心里盘算着。
“等下回他来,你派个人跟着回去瞧瞧。”
“往后隔一日,咱们自己派人去取,省得老丈奔波。”
凌曦吩咐道:“是我先前欠考虑了。”
惊蛰连忙应了声是。用完膳,刚漱了口,管事便匆匆从外头进来。
“凌姑娘,宫里采买的人来了,请您去郁楼一趟。”
凌曦一怔。
宫里采买的?
找她作甚?
她不过琢磨些酿酒的方子,采买的事,不该是去找程及玉么?
不过她终究是依托着程家的名头。
若是能销往宫里,对酒的生意有利无害。
郁楼雅间,檀香袅袅,暖意融融。
凌曦一脚踏入,便见程及玉安坐上位,一身月白锦袍。
他下首,则坐着一名四十出头的妇人,衣着素净却料子极好,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眼神沉静,透着股审慎。
见凌曦进来,那妇人竟是立刻起身,对着她敛衽一礼,姿态恭敬标准。
“见过县主,奴婢是皇太后身边伺候的,姓孙。”
凌曦从容回了一礼:“孙姑姑客气了。”
“都坐吧。”程及玉含笑开口,伸手示意。
待两人重新落座,他才不疾不徐地解释。
“上回皇太后寿宴,我不是带了些百花酿过去么?”
“太后尝着甚好,说年节将至,宫里也想添些新酒。”
程及玉继续道:“这郁楼的酒,方子都出自你手,所以今日请你来,是想让你与姑姑细说一二。”
“主要是,有一些酿酒的料方,恐与太后娘娘日常服用的补药犯冲。”
“这事关凤体,需得仔细规避。”
凌曦闻言,心中顿时了然。
原来如此,也是应当。
凌曦淡然颔首。“姑姑但问无妨,凌曦必定知无不言。”
孙姑姑便拣了几样宫里有意向的酒问了起来。
大多是些桃花酿、青梅酒之类的花酒果酒,入口清甜,最得贵人喜爱。
她问得极细,从花瓣,到蜜糖的种类,无一不问。
凌曦也答得耐心,一一剖说明白。
这位孙姑姑仪态恭谨,便是垂眸饮茶的片刻,脊背也挺得笔直。
不愧是皇太后身边浸淫多年的人,遣词用句,无一不透着股深思熟虑的谨慎。
孙姑姑看似在听,实则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少女。
凌曦的名头,她不是第一次听。
人,却是第一次见。
身姿窈窕,容颜昳丽,无一不美。
说话不疾不徐,条理清晰,自有一番气度。
特别是那双眼睛……
清亮又通透,如星如月,仿佛能洞悉人心,偏又带着几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静。
那双眼……
孙姑姑心头蓦地一跳,捏着茶盏的手指微紧。
“孙姑姑可是觉得这方子里有什么不妥?”
凌曦恰好捕捉到她那一闪而逝的困惑。
孙姑姑猛地回过神,忙敛了神色,露出一个得体的笑。
“县主误会了,奴婢只是想起些旁的旧事,一时走神。”
她话锋一转:“县主年纪轻轻,于酿酒一道竟有如此造诣,着实难得。”
“不知县主……是哪里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