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全力建设小岛 家族深海蓝图(第2页)
2007年盛夏,香江何家府邸被夕阳染成琥珀色。雕花玻璃门内,何雨柱的十二个子女围坐在檀木长桌旁,水晶吊灯将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映得忽明忽暗。作为何氏集团新生代管理者,他们刚结束季度经营会议,话题却不自觉转向三年未归的祖父祖母。
\"爸总说爷爷和奶奶在旅游,可卫星电话都打不通。\"何明婉转动着珍珠耳环,望着墙上何大清和秦淮茹的合影照片......\"
傍晚,管家推开大门的瞬间,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涌入室内,何大清与秦淮茹并肩而立。89岁的何大清身姿挺拔,银灰西装下藏着运动员般的精悍;75岁的秦淮茹身着旗袍,乌发绾成发髻,眼角不见丝毫皱纹,倒像是四十岁的贵妇人。
\"爸!妈!\"何雨柱慌忙起身,六个女人紧随其后。秦京茹、娄晓娥、尤凤霞、于莉、刘岚、刘娟。于莉在60岁的时候主动要求退休,他在黑省省长位置退休后就一直跟在何雨柱身边。秦京茹快步上前搀扶堂姐又是婆婆的秦淮茹,触到秦淮茹温热的手时,惊讶地发现这双手竟比自己的还要柔软。
何大清轻咳一声,客厅顿时安静下来。落地窗外,夜幕中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他的目光却投向南方:\"孩子们,中业岛的建设已经结束了。儿子,你今年已经72了,我的儿媳妇们最小也都60多了,但因为营养药水缘因,我们都显得年青,这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其不便,所以下一步,我们把手中工作全部交给孩子们,我们到岛上去生活,那里将是何氏家族的基地,何氏家族不沉的航空母舰……
\"三年前,我们买下了这座争议岛屿。\"何大清的声音沉稳有力,\"飞梨宾的抗议不过是虚张声势。现在的中业岛,拥有能抵御十二级台风的穹顶城市,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还有......\"他顿了顿,模型上突然亮起红色警示,\"最先进的军事防御体系。\"
何雨柱自然知道父亲在海外的投资规模,但从未想过竟是一座岛屿的全面开发。\"爸,这么大的工程......资金从哪来的?\"
\"这些年我游走各国,与军火商、银行家打交道。\"何大清从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合法的投资,合理的避税。\"他转向尤凤霞和娄晓娥,\"你们俩留下协助交接,特别是岚山港的智能码头项目,关系着中业岛的物资补给。\"
与此同时,何大清的手机不断震动。屏幕上跳出的是女儿女婿们的消息:女儿何雨萌询问是否要抛售飞梨宾资产。何大清通过手机说道:\"告诉他们,按兵不动。中叶岛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好的威慑。\"
次日清晨,何家车队低调驶向维多利亚港。游艇劈开浪花时,何明婉倚在甲板栏杆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香港灯火。海风掀起她的长发,露出颈后淡青色的胎记。船舱内,何大清正在向孙辈们讲解岛屿的能源系统:\"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阳光,潮汐发电机藏在珊瑚礁下方,核聚变实验装置......\"他的声音混着海浪声,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传奇。
三日后,中叶岛的智能灯塔穿透晨雾。当游艇缓缓驶入避风港,何家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百米高的生态穹顶下,磁悬浮列车在彩虹轨道上穿梭;海水淡化厂排出的不是废水,而是滋养珊瑚礁的营养物质;海滩边的儿童乐园里,仿生海豚正驮着孩子们嬉戏。
\"欢迎回家。\"岛上的智能管家发出柔和的女声。何雨柱望着不远处的主权纪念碑,碑身镶嵌的北斗系统正与天空中的卫星无声对话。他忽然明白父亲的深意——这座岛屿不仅是何家的避风港,更是守护南海的科技堡垒。
中叶岛,何大清带着家人走进书房密室。暗门开启的瞬间,众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南海海域的实时数据不断跳动,卫星监测画面覆盖周边三百海里。\"这里的防御系统由前五角大楼工程师设计,\"何大清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红点,\"任何靠近岛屿的船只,我们都能在十分钟内做出反应。\"
当晚的家宴设在海底餐厅,巨型玻璃幕墙外,鲸鲨悠然游过。何大清举起酒杯:\"这座岛的建设,动用了全球顶尖的科研团队。\"他的目光扫过满堂儿孙,\"记住,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岛,更是老祖宗留下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