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8002538 作品

第294章 寿宴的隐与归 北极光的行动(第2页)

四九城西郊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内,副总理王泽宇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窗外秋雨淅沥,将玻璃冲刷得模糊不清。桌上的台灯是这间密闭会议室唯一的光源,照亮了铺满整张桌子的文件资料。

\"小川,你看这个数据。\"王泽宇指向一份标注\"绝密\"的文件,\"根据我们在莫斯科的内线报告,sL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17%,而官方公布的只有5%。\"

黑省省长任小川凑近看了看,他浓密的眉毛几乎拧成了一团:\"比岳父预估的还要糟糕。卢布贬值是迟早的事。\"

王泽宇从公文包深处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小心地拆开封口:\"这是爸临走前交给我的最后一份计划书。里面详细列出了我们在sL各个关键部门的关系网,以及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任小川接过文件,指尖微微发抖。纸页已经泛黄,显然是多年前就准备好的。首页用毛笔写着\"北极光行动\"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方是何大清特有的私人印章——一枚罕见的鸡血石方印。

\"岳父真是深谋远虑。\"王泽感叹道,\"八十年代初他让我在黑龙江当省长时,就开始布局sL。那时候谁想得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他又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支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数字:\"1983年到1987年间,我们通过边境贸易往sL输送了价值约3亿美元的轻工业品,换回了石油、木材和军工技术。同时,岳父安排的那些'商人'已经在sL各大城市建立了完整的关系网。\"

\"现在要转变策略了。\"任小川指着计划书第三页,\"岳父要求我们立即启动金融操作。通过我们在sL商业银行的关系,尽可能多地借贷卢布,然后迅速兑换成美元或黄金。\"

王泽宇从文件堆中抽出一份名单:\"这是我们在sL各加盟共和国的金融联络人。基辅的伊万诺夫、列宁格勒的彼得罗夫、塔什干的库尔班诺夫...这些人这些年收了我们不少好处,现在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任小川拿过名单,用红笔在几个名字上做了标记:\"这几个人最可靠。我让人和他们打过交道,贪是贪了点,但守信用。\"

雨声渐大,敲打在铁皮屋檐上发出密集的响声。王泽宇起身检查了窗帘是否拉严实,又确认了门已反锁,才回到座位上。

\"最关键的是时机。\"他压低声音,\"岳父预测苏联的政治动荡会在1990到91年间达到顶峰,卢布可能贬值百分之几百。如果我们现在借入100亿卢布,按目前汇率约合1.6亿美元,等卢布贬值到百分之一后,我们只需要用相当于160万美元的卢布就能还清贷款。\"

任小川快速在纸上计算着:\"净赚1.5亿美元左右。如果规模扩大到1000亿卢布...\"

\"就是15亿美元的利润。\"王泽宇接上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足够国家进行好几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了。\"

任小川突然皱眉:\"但这些操作...严格来说...\"

\"不在常规经济政策范围内。\"王泽宇平静地接过话头,\"但岳父说过,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sL解体在即,这些财富与其被西方资本掠夺,不如我们为华夏争取一些。\"

两人沉默片刻,各自消化着这个庞大计划的道德重量。雨声中,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指向午夜十二点。

\"除了金融操作,岳父还强调了物资贸易。\"任小川翻到计划书后半部分,\"sL轻工业薄弱,一旦社会动荡,食品、衣物等基本生活物资会极度短缺。\"

王泽宇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叠文件:\"我已经让商务部做了调研。东北三省的罐头厂、纺织厂可以立即扩大生产。特别是军用压缩干粮和保暖内衣,sL军方会愿意用武器技术来交换。\"

\"武器!\"任小川眼睛一亮,\"岳父特别提到要重点获取航空发动机和导弹制导技术。我在黑省这些年,知道sL远东军区库存了不少好东西,那些军官早就开始私下倒卖了。\"

王泽宇点点头,从文件中抽出一张照片推给任小川。照片上是一个消瘦的斯拉夫人面孔,戴着圆框眼镜。

\"维克多?格里戈里耶维奇?科瓦廖夫,苏联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对现行体制不满,岳父三年前就安排人接触过他,暗示如果sL局势恶化,我们愿意提供'研究岗位'。\"

任小川吹了声口哨:\"岳父连人才都惦记上了。这样的人才能带来多少技术突破啊!\"

\"不止他一个。\"王泽宇又抽出几张照片,\"名单上有47位各领域顶尖专家,都是我们这些年通过学术交流筛选出来的。何老交代,要用黄金和美元支付安家费,确保他们心甘情愿来华工作。\"

任小川突然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干!为了国家利益,这点风险值得冒。\"他拿起钢笔,\"我来起草具体实施方案,分金融、物资、人才三个小组同步推进。\"

王泽宇从怀中掏出一部特制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后,他只说了两个字:\"启动。\"

挂断电话后,王泽宇看向窗外的暴雨,轻声道:\"岳父岳母现在不知道去啊哪里旅游?问他们也不说,不知道他能不能收到我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