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仲华经受考验 工作稳中求进(第2页)
\"原因是什么?\"仲华问道。
\"天灾人祸都有。\"王德海叹了口气,\"秋收时连续下雨,收割不及时;农场管理也有问题,农机老化,职工积极性不高。\"
仲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注意到王德海说\"人祸\"时,语气中有一丝微妙的变化。
农场办公区是一排红砖平房,场长赵德柱早已在门口等候。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壮实汉子,皮肤黝黑,握手时力道大得惊人。
\"欢迎王书记!\"赵德柱热情洋溢,转向仲华时笑容收敛了几分,\"这位就是新来的仲副县长吧?年轻有为啊!\"
参观完粮仓和农机站后,一行人来到会议室。赵德柱开始汇报工作,满口都是\"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之类的套话。仲华注意到,当赵德柱提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时,王德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汇报结束后,王德海突然说:\"老赵,把你们去年的实际产量和上报数据的原始记录拿来我看看。\"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赵德柱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原始记录有些混乱,我让人整理一下再...\"
\"不必了。\"王德海摆摆手,转向仲华,\"仲华同志,你怎么看农场工作?\"
仲华心念电转,意识到自己正被推入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他斟酌着词句:\"我认为兴凯湖农场基础条件不错,但管理上确实存在改进空间。特别是农机更新和维护方面,可能需要县里给予更多支持。\"
这个回答既指出了问题,又给赵德柱留了台阶,还巧妙避开了敏感的数据问题。王德海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
回程路上,王德海突然说:\"马国强是赵德柱的表姐夫。\"
仲华恍然大悟——原来农场数据造假背后,牵涉到县长马国强。王德海这是在试探他的立场。
\"不管是谁的关系,损害国家利益的事都不能姑息。\"仲华平静地说,\"但处理方式可以讲究策略。\"
王德海笑了:\"仲华同志,你比我想象的成熟。\"
这次调研后,仲华在虎林县的地位悄然变化。他依然保持低调,但开始有更多干部主动与他接触。马国强也从市里回来了,在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上,这位县长对仲华格外热情,甚至主动提出让他分管农业和扶贫工作——这本该是马国强的嫡系负责的领域。
仲华明白,这是马国强在拉拢他。他婉拒了这份\"好意\",表示自己初来乍到,还是先熟悉全面工作为好。
一个月后的深夜,仲华正在宿舍批阅文件,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满脸焦急的刘福生。
\"仲副县长,不好了!青山乡三十多个农民围在县政府门口,说要见领导!\"
仲华披上外套就往外走:\"怎么回事?\"
\"说是农场占了他们的地,补偿款一直没到位...\"
县政府大门口,一群衣着朴素的农民举着火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看到仲华出来,一个白发老人扑通跪下:\"青天大老爷,给我们做主啊!\"
仲华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有话慢慢说。\"
原来,兴凯湖农场去年扩建,占了青山乡五十多亩集体耕地,承诺的补偿款却迟迟未发。农民多次找农场理论,都被保安赶了出来。
\"赵场长说钱早就拨给乡政府了,乡里又说没收到!\"一个中年汉子愤懑地说,\"我们种了一辈子地,现在地没了,钱也没了,活不下去了!\"
仲华心头火起,但表面依然平静。他让办公室准备热水和干粮,安排农民到会议室休息,然后立刻打电话核实情况。
一番调查后,真相浮出水面:补偿款确实拨到了乡财政所,却被乡党委书记挪用去填补乡镇企业亏损的窟窿。而这位书记,正是马国强的同学。
凌晨三点,处理完所有事情,仲华疲惫地回到宿舍。他刚坐下,电话铃响了。
\"仲华同志,我是任小川。\"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声音。
仲华立刻坐直了身体——任小川,黑龙江省省长,何大清的女婿。
\"今晚的事处理得不错。\"任小川语气平淡,\"既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又给了乡里改过的机会,没把事情闹大。\"
仲华心跳加速——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何家的监视之下。
\"谢谢任省长关心。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何部长让我转告你,\"任小川顿了顿,\"下个月他要去哈城视察,希望见见你。\"
挂断电话,仲华站在窗前,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他知道,自己通过了第一道考验。但更复杂的博弈,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