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血战十字路口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豫西北的田野上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汽。村北的官道上,一队清军骑兵如旋风般疾驰而来。他们身披绵甲,手持长矛,战马的铁蹄踏得地面咚咚作响。这是左宗棠麾下悍将唐仁廉的先锋队,约有三百人。为了堵住杞县太平军的西逃之路,唐仁廉派出了自己麾下最能打的把总。并为他们配备了这一时期少见的骑枪。
他们的目标是封住杞县太平军西逃的道路,意图为后续主力部队,在豫西平原上,一举击溃太平军余部扫清障碍。
然而,得到斥候报警的杨辅清部太平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和黄矮子,夜鸢黎加三人商议,要在这十字路口,给清军来个伏击。
太平军利用时间差率先抢占了,十字路口北侧的村头高地。又让黄矮子当道设下街垒,再由夜鸢黎加绕后,准备超击清军后队。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清军的到来。
高地之上,太平军士兵们紧张地握紧手中的武器,目光警惕地盯着官道尽头。杨辅清站在高地边缘,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清军的动向。虽然萧有和给他们的任务是为主力开路,遇到小股部队消灭,遇到大股清军隐蔽绕行。但此战他们不得不打,因为十字路口一旦被清军占据,萧有和的主力便会陷入包围。
这位谨慎机智的王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冷静。
既然决定了要打,他就要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达成目的。他在心里默默想盘算:在这块小高地部署100杆燧发火枪,嗯,哪怕是100杆抬枪,来袭的敌人要付出多少才能攻下自己的阵地。但是现在自己并没有配备火器,太平军缺少火器。
他盘算着,来袭的清军是骑兵,他们不会下马攻击这个高地,即使他们要硬攻,自己布置了弓箭和滚木,敌人的骑兵是攻不上来的。可是敌人一定会防着自己高地突击,这让自己突袭的效果下降,如何让敌人放下戒心呢?他想:“既然敌人会判断高地有埋伏,那么自己就竖起旗帜,告诉他们这里有埋伏,这是萧有和说的“反其道”吧。”也许这样会有奇效。
这样想着,仿佛战斗的结果已经了然于胸。
他又看向了黄矮子的阵地。
在这片小高地的下方,是十字路口,那里是黄矮子用大车和杂物搭建的街垒。仓促之间,街垒只是个雏形,并不能起到多大的阻碍作用,在杨辅清看来仅够给新兵壮胆,好在黄矮子所部都是精锐老兵。
黄矮子。这是萧有和的爱将,他勇猛机智,杨辅清觉得他守街垒足以胜任,只是希望他能多坚持一些时间。
“兄弟们,清妖来袭,今日便是决一死战之时!”黄矮子的声音在阵前响起,他手持板斧,站在街垒中央,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太平军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杨辅清有些羡慕萧有和,这位年轻的王爷,是一位果断、果敢、智慧、冷静、有领导力和适应能力强的人,他的人格魅力,也吸引了很多奇人义士加入麾下,为其效力。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他接收了前东王府的情报组织夜鸢,并进行了重组,使其太平军余部的突围战斗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夜鸢黎加,就是这个组织的一员。不过杨辅清觉得黎加很神秘,黎加,这名字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使得辅王心里觉得要防着他。这次他主动提出,要带队绕后袭击来犯清军,基于对萧有和的信任,加上手头没有其他将领,也是想看看黎加的表现,杨辅清同意了他的请求。
等待是枯燥的,杨辅清挥手,将一只停在脸上吸血的蚊子捏死,脸上痒痒地,起了个小包。这让他有些担心清军为啥还没有到。
清军为啥没有到?其实他们到了,但没有进入杨辅清他们的伏击圈。他们的把总止住了奔腾前涌的骑兵。
一个身形瘦削的哨长,打马来到自己的把总跟前,“将军,这十字路口的地形对咱们骑兵不利啊。”甲哨长资历虽浅,但素来谨慎,他压低声音,眼神中透着忧虑,“街垒虽简陋,但太平军若在高地上布下火枪,咱们硬冲,伤亡怕是不小。”
乙哨长则不以为然,他资历老,性子激进,立马反驳:“怕什么?咱们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和冲击力,要是畏首畏尾,还叫什么骑兵?何况咱们骑兵都配备了骑枪,直接冲垮街垒,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把总紧锁眉头,目光如炬,盯着那十字路口。他深知甲哨长所言不虚,骑兵在这狭窄的街巷中难以展开,火枪的威力足以让冲锋的骑兵付出惨痛代价。但乙哨长的话也让他心动,骑兵的锐气若不能发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