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慈禧权衡施妙策 彭帅无奈赴漕督(第2页)
彭玉麟心中冷笑,官文那点心思,不过是借都兴阿之手打压湘军。他上前半步,沉声道:“若论奉旨,我湘军水陆并进,肃清长江匪患,亦是遵朝廷诏令。如今黄州空虚,我军率先抵达,保境安民,正是恪尽职守。都将军若执意相争,恐伤了朝廷和气。”
“和气?” 都兴阿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阴鸷, “彭大人,朝廷并未指定由湘军收复黄州,这黄州城地处湖广要冲,可不是你两江总督的防区,雪帅越界了吧?“
彭玉麟目光如电,直视都兴阿挑衅的眼神,冷声道:“彭某奉朝廷之命剿灭江贼,守护沿江百姓,黄州既是长江重镇,我湘军自然责无旁贷。都将军非要拿防区说事,难道官文大人丢了汛地,如今想借他人之手收复城池,就能将功补过?”
都兴阿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彭玉麟,你休得血口喷人!官文大人乃是朝廷重臣,岂容你诋毁!” 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今日这黄州城,我八旗军势在必得,你若执意阻拦,休怪我刀剑无眼!” 营帐内气氛瞬间凝固,八旗亲兵纷纷拔刀,寒光闪烁。
彭玉麟却毫不畏惧,缓缓拔出自己的佩剑,剑刃出鞘的清鸣声在营帐内回荡,“都将军,我湘军上下浴血奋战,为的是大清江山,不是为了争功夺利。但今日若有人想踩着湘军的功劳上位,莫怪我湘军将士不服。”
帐外风声骤紧,帆布被吹得猎猎作响。都兴阿盯着彭玉麟紧绷的嘴唇,突然打了个哈哈,话锋一转:“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他将抽出的佩剑又插回剑鞘,挥挥手示意亲兵退下后,继续对彭玉麟说:“彭大人何必如此强硬?官文大人向来惜才,若雪帅愿意……”
“住口!” 彭玉麟猛地拍案,震得案上令箭簌簌作响,“彭某追随曾帅,只为匡扶社稷,从无结党营私之意!黄州战功,我湘军问心无愧,若朝廷要夺,彭某无话可说;但若有人想借此打压湘军,我彭玉麟第一个不答应!”
营帐内陷入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格外清晰。都兴阿脸色铁青,半晌才挤出一句:“好,好个彭玉麟!咱们这就上书朝廷,让太后娘娘评评理!”
彭玉麟整理衣襟,再次抱拳:“正合我意。不过都将军,在朝廷旨意未下之前,还望两军各守营寨,莫要生出事端。” 说罢,他转身大步走出营帐,寒夜的风卷起他的衣摆,宛如一面不肯弯折的战旗。
都兴阿望着彭玉麟的背影,猛地踢翻脚边的矮凳。帐外,八旗士兵与湘军哨兵隔营对峙,火把将夜空染成血色。这场关于战功的谈判,看似无果而终,实则将满汉之间的暗潮推至顶点。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场口舌之争最终以不欢而散告终。都兴阿和彭玉麟分别向朝廷上奏,陈述事情经过,都兴阿在奏折中大肆诋毁彭玉麟,称其拥兵自重,妄图独吞战功;彭玉麟则如实禀报,揭露官文的阴谋。
远在千里之外,京师的紫禁城,慈禧太后坐在养心殿内,看着两份奏折,神色阴晴不定。她深知官文此举是为了打压曾国藩的湘军势力,巩固满人在湖广的地位,这正合她平衡朝堂的心思。然而,彭玉麟在长江上的战功也不容忽视,若处理不当,恐寒了湘军将士的心,更加重要的是湘军,淮军还有楚军渐渐地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慈禧太后下旨:彭玉麟虽未收复黄州,但剿灭太平军余部有功,赏漕运总督之职,以示嘉奖;都兴阿收复黄州,也有功劳,赐黄马褂一件。表面上看似两方都有赏赐,实则巧妙地将彭玉麟调离军事前线,削弱了湘军的力量,同时也安抚了官文一派。
消息传到黄州,彭玉麟望着诏书,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这看似荣耀的赏赐,实则是朝廷对湘军的防范与打压。但他心怀忠义,并未因此而抱怨,而是默默收拾行囊,准备赴任漕运总督之职。
都兴阿得到赏赐后,志得意满,官文更是欣喜万分,自以为成功打压了湘军势力。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场看似胜利的权力斗争,却为日后的局势埋下了隐患。曾国藩得知此事后,虽未公开表态,但心中对于朝廷的猜忌愈发顾忌,湘军上下也对朝廷的决策颇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