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天地一条鱼 作品

第157章 暗流涌动各方谋,密会初现端倪显(第2页)

当下,他对侍卫吩咐道:“密切关注湘军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与此同时,在庐州的一处隐秘山庄内,数位湘军旧将正围坐一堂。屋内气氛压抑,烛火的微光映照着他们凝重的面庞。为首的老将猛拍桌子,怒声道:“马新贻这狗官,三番五次打压咱们湘军,此番遇刺,简直是老天有眼!不过,咱们也得小心行事,别被朝廷抓住把柄。” 另一位将领附和道:“不错,那马新贻也是作死,曾帅已经将咱们划归了淮军他还追着咬!”又一人接口道:“听闻朝廷已在着手调查,咱们得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这时,一直沉默的谋士缓缓开口:“依我看,咱们不妨利用这次机会,联合各方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争取恢复湘军往日的荣光。” 众人纷纷点头,屋内商议之声愈发激烈。

而在湖北的一座小镇上,李蓉发带着夜鸢成员乔装成普通百姓,悄然潜入。他们在一家酒馆内,寻得一处角落坐下。李蓉发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食客,对身旁的夜鸢低语:“仔细留意众人的言谈,任何与刺马案相关的线索都别放过。” 此时,邻桌几个大汉正喝得面红耳赤,其中一人醉醺醺地说道:“听说那马新贻,在浙江得罪了不少人,遭此一劫,也是活该。” 另一人压低声音:“我可听说,这事儿背后有大人物指使,说不定牵扯到湘军呢。” 李蓉发与夜鸢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警惕,他们继续佯装喝酒,耳朵却竖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字。

在湖广总督府,官文正焦急地等待着莫师爷从京城传来的消息。他在书房内坐立难安,一会儿走到窗边,望向京城的方向,一会儿又返回书案,反复查看桌上的公文。这时,师爷匆匆走入,官文急切问道:“如何?郑敦谨那边答应了吗?” 师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回道:“大人,郑大人起初有些犹豫,但经老奴晓以利害,并呈上大人您的亲笔书信后,他终于松口,答应前来‘代为勘验’此案。” 官文长舒一口气,神色稍缓:“如此便好,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几日后,郑敦谨抵达武昌。官文亲自出城迎接,将其迎入总督府。一番寒暄后,郑敦谨正了正神色,说道:“官大人,此次刺马案,朝廷极为重视,我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只是,这案子牵涉甚广,还望官大人能全力配合。” 官文连忙点头:“那是自然,郑大人所需,本督定当全力支持。” 两人相视一笑,却各怀心思。

当晚,郑敦谨在总督府内的书房中,仔细翻阅着关于刺马案的卷宗。突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警惕地起身,手握剑柄,缓缓靠近窗户。就在他准备开窗查看时,一封信从窗外飞了进来,落在书案上。郑敦谨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只见信上写道:“欲知刺马案真相,明日辰时,城外破庙见。” 郑敦谨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究竟是何人所为?是陷阱,还是线索?思索良久,他决定赴约,或许,这将是揭开刺马案神秘面纱的关键一步。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郑敦谨便带着两名亲信侍卫,骑马朝着城外破庙赶去。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当他们抵达破庙时,只见庙门半掩,周围一片寂静。郑敦谨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率先踏入庙内。只见庙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尊破败的佛像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阴森。正当他疑惑之际,一个声音从佛像背后传来:“郑大人,您果然来了。” 随着声音,一个身影缓缓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