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用阳寿换回魂2
银铃般的笑声在耳畔萦绕不去,如同蛛丝般纤细却坚韧地缠绕着李维的神经。他猛地从地板上坐起,胸口伤处的剧痛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房间里空无一人,唯有那面铜镜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幽微的光泽。 “小雅?”他试探着呼唤,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没有回应。只有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犬吠。刚才的笑声仿佛只是他过度悲伤产生的幻听,但为何如此真实,如此清晰?
李维挣扎着站起身,伤口处的疼痛如同活物般搏动。他低头查看,惊讶地发现取骨处的伤痕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黑痂,边缘泛着不健康的紫红色。这愈合速度快得不自然,令人不安。
他走近铜镜,镜中的自己面色苍白如纸,眼窝深陷,像是久病未愈之人。唯有那双眼睛,因着刚才那一瞬间的希望而异常明亮,在憔悴的面容上显得格外突兀。
“是幻觉吗?”他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手指无意识地抚过镜面。
就在指尖触及铜镜的瞬间,一阵微弱但清晰的悸动从镜面传来,如同心跳般的节奏顺着他的指尖传遍全身。李维猛地缩回手,难以置信地盯着那面古镜。
镜面似乎比刚才更加明亮了,映照出的影像也异常清晰,甚至连他身后房间的细节都分毫毕现——沙发上随意搭着的小雅的披肩,书架第三排那本她还没读完的小说,窗台上已经有些枯萎的茉莉花...
等等。
李维的心跳骤然加速。那盆茉莉花是小雅的最爱,她去世后无人照料,早已完全枯萎。他本来打算今天扔掉的,为什么现在镜中的它却显得生机勃勃,甚至枝头还挂着几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他猛地回头。
现实中的窗台上,那盆茉莉依然枯黄萎靡,死气沉沉。
李维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他缓缓转回头,凝视镜中的影像。这一次,他注意到了更多不寻常的细节:镜中沙发上的披肩摆放的角度与现实中有细微差别;镜中书架上那本小说的书签位置比现实中插得更深一些;最重要的是,镜中那盆茉莉花鲜活欲滴,翠绿的叶片上甚至挂着晶莹的水珠,像是刚刚被人细心浇灌过。
这不是简单的镜像。镜中的世界似乎有着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规则。
接下来的几天,李维陷入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白天浑浑噩噩,机械地进食、喝水,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铜镜前,凝视着镜中那个与现实略有不同的世界。夜晚子时,他准时进行那令人痛苦而又期待的仪式。
第二次取骨比第一次更加艰难。伤口还未完全愈合,新痛叠加旧痛,几乎让他晕厥过去。但当线香点燃,咒文诵起,银白色烟雾被吸入镜中时,他再次感觉到了小雅的存在——不是视觉上的,而是一种感觉,如同空气中电荷的变化,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镜中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第四夜,他清楚地看到镜中房间的门帘微微晃动,仿佛有人刚刚经过。第五夜,他听见了微弱的哼唱声,是小雅最爱的那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旋律断断续续,如同从深水中传来。
希望如同毒药,缓慢而甜蜜地侵蚀着他的理智。他开始忽视身体的警告信号:持续的虚弱感,偶尔的眩晕,伤口处不时传来的怪异麻木感。他也开始回避与外界的联系。
第六天下午,门铃响起。李维犹豫片刻,还是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陈医生,小雅的同事兼好友,手里提着一袋水果。
“李维,你...”陈医生看到他,话说到一半停住了,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担忧,“你还好吗?脸色很差。”
“我没事,只是没睡好。”李维侧身让陈医生进屋,下意识地挡在铜镜前。
陈医生走进客厅,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你这屋里怎么这么冷?空调开太低了?”
“可能吧。”李维含糊地回应,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铜镜。镜中的陈医生影像似乎比现实中的更加模糊,周围环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灰雾。
陈医生放下水果,敏锐的目光扫过房间,最后落在李维试图遮挡的铜镜上:“这是?”
“小雅祖母的遗物,最近找出来的。”李维简短地回答,移动身体进一步挡住陈医生的视线。
陈医生点点头,但眼神中的疑虑未消。他深吸一口气,突然皱眉:“这是什么味道?有点像檀香,但又不太一样...”
李维心里一紧。仪式留下的异香竟然还没有完全散去?“可能是新买的熏香,小雅以前喜欢的。”
陈医生没有追问,但表情更加凝重了。他沉默片刻,开口道:“李维,我知道失去小雅对你打击很大。但你要照顾好自己,这样下去不行。要不要考虑暂时搬去我那里住几天?或者至少让我给你做个全面检查?”
“真的不用了,陈医生。我很感激,但我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李维几乎是急切地把对方往门口推。
陈医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在门口停下脚步:“李维,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几天我值班,有个病人送来急诊,说是路过你家附近时听到奇怪的声音...像是诵经,又像是呻吟,在深夜特别清晰。还有人反映说闻到奇怪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