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只为退休 作品

第210章 那要是…我自己放高利贷呢?

然而,面对林政的提议,日比野清实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反而是一味地皱眉!

这可就让林政有些看不透了。

如果说,正如堀田道空说的那样、日比野清实自己就是最大的放贷人,那他就应该直接反对此事;

可如果,日比野清实并不是放贷人,那以他的性格、则应该支持此事才对!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日比野清实反而陷入两难呢?

想不通,林政便干脆开口问他:“下野守大人,您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是...是这样的,殿下。”

日比野清实抬起头来,有些无奈回道:“武士们平日里的开支、其实是勉强够用的,真正出问题的、其实是在军役账上;

可这样一来,哪怕他们借钱用在招兵买粮跟租赁武器具足上,这也存在一个核心的大问题...”

“他们未必能活着回来?”林政终于察觉到问题所在!

别忘了,当初林政能忽悠稻毛忠次他们签署那份联名的《军役起请状》,可不就是因为,大家谁也没办法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么?

同样的道理,那些把钱借给武士们的土仓商人,人家也一样没办法保证、对方能活着回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土仓商人还愿意借钱给武士们,要么是图高利率、要么...就是图他的知行地跟妻子儿女!

于是,问题来了:

如果武士们能活着回来,以当前的战争烈度,他们的贷款周期也就三四个月,顶天了半年,还真未必能滚出100%的利息来;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武士能活着回来,那林政这个《德政令》、对他们其实没有任何帮助。

可反过来,如果那些武士们没办法活着回来,别说贷款的利息,只靠武士的家人,他们怕是连本金都还不上;

这样一来,林政推出的这个《德政令》、一样没办法给他们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然而,这《德政令》对武士没什么用,可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却是实打实的!

首先,大家知道赚不了长期的贷款利息,那他们必然会大幅度提高短期的利息,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这样一来,林政非但没有解决小部分人的困难,反而会给更大一部分的人带来损失!

其次,当更多的高利贷商人赚不到利息后,他们必然会把目标放在另一个方向上:武士的知行地跟家人!

要么,他们把利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拿钱、一部分拿人;要么,他们会想办法弄死贷款的武士、再收走他们的知行地跟家人...

这一下,林政也总算明白、日比野清实一直犹豫了:

如果林政没有搞定那些高利贷商人、只是一味地发《德政令》,那最终倒霉的、还是武士跟他们的家人…

想到这里,林政再度将目光投向日比野清实:“下野守大人,依您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理?”

“微臣知道,殿下是想减轻武士们的负担,但是…”

日比野清实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武士们能管理好自己的知行地,又怎么会走到借贷那一步呢?

而且,就算这次、您用《德政令》帮他们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可您又如何保证、他们不会有下一次呢?”

林政能保证吗?

当然不行。

想一想,武士们都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跟海上的海盗一样,根本不知道、死亡跟明天的太阳谁先到;

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是一有钱就挥霍干净,生怕哪天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结果呢?但凡遇到一点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们就只能这里抢、那里借,最终又欠下一屁股债…

如此一来,就像日比野清实说的那样,即便林政救得了他们这次,也救不了他们下次;

毕竟…问题不在于贷款的利息有多高,而在于——武士们那挥霍无度、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上!

那么…怎么办呢?

一边是武士们自己挥霍无度,一边是高利贷商人们敲骨吸髓,一边是《德政令》的治标不治本…

忽然,一个崭新的思路从林政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武士们之所以会负债,除了他们挥霍无度,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打零工赚钱的门路!

试想,他们平日里虽然过得紧巴巴的,可至少能混个半饱、怎么也能熬到收年贡的时候;

可若是出了急事,像是打仗、生病或红白喜事等人情往来时,囊中羞涩的他们、总不能也指望着收年贡吧?

因此,一个让他们打杂工、或是获得临时收入的法子,才是解决他们负债的核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