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只为退休 作品

第188章 改“贯高制”为“石高制”?(第2页)

光显越发得意道:“我们把假扮成女尼的游女送过去,再把原来假扮成巫女的游女带走;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合理的收走神田,还能把巫女又扮成女尼、送到另一个村庄去!”

“这主意不错。”

林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一来一回的,你们只需要一个游女、就可以换来两块、甚至更多的寺田。”

“可不是么?”光显也越发得意:“我们都盘算好了,这神田的收入就分成两半,游女一半、我们也拿一半!”

嚯!

这差价都要挣?

林政打量了光显一眼,这才是真正的奸商啊!

不过,再想想也能理解:如果一点好处都不拿,光显肯定没办法说服那些僧兵…

如此一来,林政便不再纠结:“那就这么做吧,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把整个美浓的神田都收起来的!”

“是吧?您也觉得这主意好吧?”

光显也是越发得意:“那您看…这修建“欢喜院”的土地跟钱?”

嗯?

林政眉头一挑:纳尼?这修妓院的钱也要找自己要?自己没找他们分钱就不错了呀!

不行,得让他自己想办法去!

那么…该怎么办呢?

林政眼珠子转了转,忽然脑海灵光一闪:有了!

粮商的钱!

别忘了,他找粮商们卖地头之职、就是为了搞钱建设稻叶山城,其中最大的投资、也必然是城下町!

而眼下、这“欢喜院”就是建设在城下町里头,那从粮商们身上扒钱、不是很合理么?

想到这里,林政便清了清嗓子,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我本也打算兴建一个更大的城下町,把这“欢喜院”并过来一起盖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是…我原本打算向粮商兜售地头之职、从而筹备资金,可现在却遇到一些问题…”

“问题?”

“对。”林政再度点点头:“那些粮商扣扣搜搜的不肯掏钱,你可有办法、让他们乖乖掏钱呢?”

“办法?”

光显眼珠子又滴溜溜的转了起来,不过十来息时间,便又咧嘴一笑、一脸狡诈道:

“殿下,小僧以为…您只需把量米的“小枡”换为“大枡”即可。”

“哦?”林政这倒好奇了:只是换个量器、就能让那些粮商乖乖交钱?

“殿下有所不知,这粮商买入粮食的时候,都是用米俵计量,只有卖出粮食的时候、才会以“木枡”计量。”

光显阴恻恻的坏笑道:“您可以下一个政令,规定以后采用“大枡”,把原来的“1枡10合”改成“1枡12合”!

这样一来,“木枡”变大了,这一枡粮食自然变多了,那米价…是不是就涨了呢?”

“嗯,然后呢?”林政是越发好奇了。

“咱们就给那些买了地头之职的粮商打招呼。”

光显笑得越发奸诈:“让他们还是用原来的“木枡”、还是用原来的价格卖粮食。”

嚯!

林政总算反应过来:这光显也太阴险了!

他们自己要求把木枡改大,那商人们自然也得乖乖换大枡,这粮价自然也得涨上去;

可这时候、市场上偏偏有人按旧枡卖粮食、而且保持原价,那很显然、大家都会跑去跟他买粮食!

这样一来,摆在其他商人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抢走生意,要么自己也偷偷换回旧枡…

而这,才是光显的毒计!

只要这些商人敢换回旧枡,光显马上就可以出动奉行所的人、以缺斤短两为由抓人,而且一抓一个准!

什么?那些买了地头之职的粮商为什么没事?没错,他们就是没事,因为他们是自己人,而你不是!

说到底,遵守规则的人,怎么跟制定规则的人玩呢,是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影响口碑的事、要做也不能现在做,就挣这三瓜两枣的、林政也划不来啊…

想了想,林政还是摇了摇头:“此计虽然见效,但过于蛮横了些、还是换个别的法子吧?”

“别…别的法子?”光显顿时尬笑起来:“那依殿下的意思?”

自己的意思?

若是按林政自己的意思,最好的办法还是:改“贯高制”为“石高制”!

只要他取消了“贯高制”,农民就可以直接缴纳粮食、而不是再拿着粮食去换钱;

这样一来,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更少了,粮商们再想买到粮食、就只能去当地头了…

只可惜,林政要想把“贯高制”改为“石高制”也不容易,毕竟、没有哪个村庄会允许他去检地…

那没办法了?

也不是。

若是他以领主的名义去村庄检地、自然会被村民们轰出来;可如果去的是佛爷们呢?他们还会被赶出来吗?

林政认为不会。

这不就巧了吗?

光显他们正好也要去那些村庄,要把村庄里的神田变成寺田,这不就是千载难逢的检地机会?

对,就该是这样!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光显掩护自己派出的代官、去村庄里头偷偷检地!

不过,真要检地的话,这没有趁手的工具可不行,若是还靠脚步来测量土地、那就没有检地的意义了…

那么、他这些检地的工具又从哪里来呢?林政目光扫过下首的又四郎。

这可不就又巧了?

诚然,他现在还设计不出一根合适的木头立柱,可凭这精美的制图、精确的比例,难道还造不出一个尺子?

再说了,就算又四郎造不出来,那加上西冈大工呢?他不是一直想扬名立万么?这不就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再想想,“小枡”改“大枡”跟度量衡有关,这精确的检地工具也跟度量衡有关,那干脆…直接统一度量衡得了?

可是…该怎么统一呢?

这度量衡要统一,首先就得有个参照物吧?等有了参照物、是不是还得考虑跟其他度量衡的换算比例呢?

这么一想,“工具问题”马上就上升到“政策问题”了…

嗯,看来,还得先开个评定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