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719章 边关双星:种家将的铁血传奇(第2页)

鲁智深喜出望外:“多谢老种相公提拔!洒家愿意!”

史进也说:“相公,我也想留在边关,杀西夏兵!”

种师中笑道:“你就回渭州,做我的先锋官。”

正说着,外面传来喧哗声,一个士兵跑进来报告:“相公,有个叫武松的好汉,带着哨棒在府外求见,说要投军!”

“武松?”种师道和种师中对视一眼,“是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松?”

“正是!”士兵说,“他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刺配孟州,路上听说经略相公招兵,就赶来投奔了。”

种师道起身:“走,咱们去看看这位打虎英雄!”

府外,武松身长八尺,相貌堂堂,见到种师道和种师中,抱拳行礼:“小人武松,愿投经略相公麾下,为国效力!”

种师道看着他结实的身板,满意地点头:“好!有你这样的好汉,何愁西夏不平?你就跟着我,做个步兵都头!”

鲁智深和武松一见如故,拉着手在府外哈哈大笑。种师中对兄长说:“兄长,有这些好汉相助,咱们边关就更稳了。”

种师道望着远处的群山,感慨道:“边关虽苦,但有这些忠勇之士,大宋的江山就能保住。”夕阳下,延安府的城墙上,“种”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第四章 将门传承的铁血家风

种师道的书房里,挂着一幅《西北边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关隘、河流、要道。他指着地图对种师中说:“西夏虽退,但辽国和金国在北边蠢蠢欲动,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兄长说得是,”种师中点头,“我已让人加强渭州的城防,还招募了五千新兵,正在加紧训练。”

这时,种师道的儿子种朴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军报:“父亲,叔父,金国使者来延安府了,说要和咱们联手抗辽。”

种师道接过军报,眉头紧锁:“金国狼子野心,联手抗辽是假,想趁机南下是真。咱们要小心应对,既不能得罪他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种朴年轻气盛:“父亲,不如趁机和金国联手,先灭了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

种师道摇头:“没那么简单。辽国灭亡,金国就会把矛头对准咱们。当年太宗皇帝想收复燕云,结果大败而回,咱们不能重蹈覆辙。”他对种朴说,“你明天跟着金国使者去看看,多观察他们的兵力和动向,回来报告。”

种朴领命而去,种师中笑道:“朴儿越来越像你了,有勇有谋。”

“咱们种家世代守边,”种师道感慨道,“从祖父种世衡建青涧城开始,到咱们兄弟,再到朴儿,已经三代人了。祖父常说,守边不光靠武力,还要靠民心。他在青涧城时,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教他们耕种,百姓们都拥护他,所以西夏军打了多次都打不下来。”

种师中点头:“我在渭州也学着祖父的法子,让士兵和百姓一起修水利,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军粮也充足了。”

正说着,武松和鲁智深进来禀报:“相公,新兵训练好了,请您去检阅!”

演武场上,五千新兵排列整齐,精神抖擞。种师道走上检阅台,高声道:“弟兄们!你们来投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父母妻儿过上安稳日子!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大宋的军人,要记住‘忠勇’二字!”

“忠勇!忠勇!”新兵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种师道下令:“展示武艺!”

武松和鲁智深带头演练,新兵们跟着操练,刀枪如林,气势如虹。种师道看着这支生力军,对种师中说:“有这样的军队,何愁边患不平?”

检阅结束后,种师道留下武松和鲁智深:“你们武艺高强,我派你们去青涧城驻守,那里是咱们种家的根基,要守好。”

鲁智深抱拳道:“请相公放心,洒家一定守好青涧城!”

武松也说:“有我们在,西夏兵休想靠近半步!”

两人走后,种师中问兄长:“兄长,你真觉得金国是威胁?”

种师道望着北方,忧心忡忡:“我夜观天象,北方杀气太重,恐怕要有大战。咱们得提前准备,多修堡寨,多囤粮草,才能有备无患。”

夜色渐深,经略府的灯火依旧明亮,种师道和种师中还在研究边防,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着准备。

第五章 名传千古的忠义流芳

宣和七年冬,金国果然撕毁盟约,大举南侵。金军分东西两路,东路攻燕京,西路直扑太原,延安府和渭州顿时成了前线。

种师道接到朝廷命令,任京畿河北制置使,率军保卫开封。他临走前,对种师中说:“兄弟,延安和渭州就交给你了,我去开封,咱们内外夹击金军。”

种师中抱拳道:“兄长放心,我一定守住边关!”

种师道带着种朴、武松和鲁智深,率领一万精兵驰援开封。一路上,百姓们听说老种经略相公出征,纷纷送来粮食和衣物,有的年轻人还主动参军,队伍很快扩充到三万。

到了开封,宋钦宗亲自出城迎接。种师道建议:“陛下,金军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咱们应该坚壁清野,等他们粮尽撤退时再追击。”

但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议和,有人主张速战。种师道据理力争:“金军勇猛,不可轻敌。咱们要打持久战,耗垮他们。”

可惜宋钦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下令种师中从西路出兵,夹击金军。种师中接到命令,明知兵力不足,还是毅然出兵。他一路攻城拔寨,打到寿阳时,粮草耗尽,援兵未到,陷入金军重围。

种师中对士兵们说:“弟兄们,咱们种家世代忠良,今日就是战死,也要守住阵地!”他挥舞长枪,带头冲向敌阵。

激战中,种师中身中数箭,鲜血染红了战袍,但他依旧拼杀不止。最后,他力竭落马,被金军包围。他看着远处的大宋江山,用尽最后力气喊道:“保家卫国,死而无憾!”然后壮烈牺牲。

消息传到开封,种师道悲痛欲绝。他带病率军出战,在滑州大败金军,暂时稳住了战线。但朝中奸臣当道,不断诋毁种师道,宋钦宗听信谗言,解除了他的兵权。

种师道忧愤成疾,临终前对种朴说:“我死之后,你要继续抗金,保住种家的忠义之名。”他又对武松和鲁智深说:“你们是好汉,要多杀金兵,保护百姓。”

不久后,种师道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七岁。百姓们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哭声震天,纷纷为他立祠祭拜。

种朴继承父志,继续抗金。他在庆阳之战中,身先士卒,斩杀金军主将,却不幸中箭牺牲。武松和鲁智深在战斗中失散,后来辗转加入梁山,他们常常对兄弟们说起种家将的英勇事迹,让“老种小种经略相公”的名号传遍江湖。

虽然北宋最终灭亡,但种家将的忠义精神一直流传。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追赠种师道为少保,种师中为太师,表彰他们的功绩。百姓们把他们的故事编成话本,在茶馆里演唱,孩子们听着“老种守延安,小种守渭川”的歌谣长大。

如今,在陕西延安和甘肃渭州,还能看到当年种家将修建的堡寨遗址。当地百姓说,每当边关有风吹过,仿佛还能听到种家将的呐喊声。《水浒传》里,鲁智深、武松、杨志等好汉都曾在经略府效力,正是因为种家将爱才惜才、忠义爱民的名声,让江湖好汉都心向往之。

种师道和种师中,这对被称为“老种小种经略相公”的兄弟,用一生诠释了“忠勇”二字。他们不仅是保家卫国的铁血将军,更是江湖好汉心中的忠义楷模,他们的故事,就像边关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