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89章 杜如晦九死一生的谋略传奇与悲情谢幕

大业十三年的洛阳街头,杜如晦蜷缩在破庙角落,啃着发霉的馒头。这个因得罪权贵被抄家的书生,望着身上补丁摞补丁的长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落魄文人,变成让李世民痛哭流涕的"房谋杜断"主角之一。更没人知道,这位以决断着称的大唐名相,最后竟在病榻上,对着虚空念叨着未竟的治国方略。 故事得从杜如晦的"霉运人生"开始。出身官宦世家的他,本是人人称羡的才子,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可父亲因弹劾上司被构陷,全家被贬为庶民。为了糊口,他白天给人代写书信,晚上在油灯下苦读。有次帮富商写状纸,对方嫌字写得不够漂亮,竟把墨汁泼在他脸上:"就你这穷酸样,还想当文人?"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李渊起兵后。杜如晦听闻李世民广纳贤才,揣着仅有的盘缠,徒步三百里投奔秦王府。初见李世民时,他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的,活像个乞丐。但当他侃侃而谈天下大势,从突厥边患聊到民生赋税,李世民眼睛瞬间亮了:"先生大才,如晦之名,真应了'拨开云雾见月明'!"

真正让杜如晦崭露头角的,是虎牢关之战。当时唐军久攻洛阳不下,窦建德又率十万大军驰援。众将都主张撤军,杜如晦却拍案而起:"此乃天赐良机!分兵守洛阳,亲率精锐破窦建德,两战可定!"他连夜绘制地形图,标注出虎牢关的每一处险要。李世民依计而行,果然生擒窦建德,一战定乾坤。战后,李世民握着他的手感叹:"有你在,我何愁天下不定!"

然而,荣耀背后是无尽的危机。太子李建成忌惮秦王府的势力,在李渊面前进谗言,杜如晦和房玄龄被逐出长安。离城那天,天降大雨,杜如晦站在城门外,望着巍峨的城楼苦笑。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李世民的贴身侍卫递上密信:"明日酉时,昆明池畔,生死与共!"杜如晦攥紧信纸,转身消失在雨幕中——他知道,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豪赌,即将拉开帷幕。

玄武门之变的每一步,都浸透杜如晦的心血。他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布局,派人潜入太子府当眼线;设计让李建成放松警惕,甚至亲自拟定了诛杀名单。政变前夜,他反复检查每一个细节,连兵器的摆放位置都要亲自确认。当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时,杜如晦站在暗处,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可没人看到,他的指甲早已在掌心掐出了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