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88章 魏徵九死一生的谏臣传奇与身后风波(第2页)

最惊险的当属"修洛阳宫"事件。李世民执意重建被战火焚毁的宫殿,魏徵直接把奏章摔在龙书案上:"陛下忘了贞观初年的节俭誓言?百姓刚喘口气,又要折腾!"李世民拍案而起:"你这是目无君上!"魏徵突然扯开衣襟:"陛下若觉得臣说错,就用这宝剑取我性命!"僵持许久,李世民突然瘫坐在龙椅上:"罢了罢了,不修就是。"

然而,再坚固的君臣情谊也抵不过猜忌的侵蚀。晚年的李世民逐渐好大喜功,魏徵的谏言也越发尖锐。有人在李世民耳边吹风:"魏徵把谏言底稿拿给史官褚遂良,分明是想博千古美名!"李世民心里一沉,想起魏徵曾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先后谋反,更是怒火中烧。他亲手推倒自己为魏徵立的墓碑,碑文碎石溅在尚未入土的棺椁上。

贞观十七年,魏徵在病痛中离世。临终前,他指着窗外的百姓茅屋,对守在床边的儿子说:"记住...直言...是臣子的本分..."这个一生都在和皇权较劲的谏臣,到死都攥着未写完的奏章。直到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受挫,望着茫茫雪原突然痛哭:"魏徵若在,必不让我有此行!"他重新为魏徵立碑,却再也听不到那刺耳却真诚的谏言。

更荒诞的是身后风波。武则天掌权后,有人挖出魏徵曾劝李世民学"舜帝流放四凶"(暗指铲除异己)的密奏。曾经的千古谏臣,一夜之间成了"心怀叵测的阴谋家"。直到百年后,人们在敦煌藏经洞发现魏徵的《十渐不克终疏》,才惊觉那个敢骂皇帝的老头,连临终前都在痛陈帝王之失。从荒山道士到龙颜克星,魏徵用一生诠释了"忠谏"二字,却也在权力的棋盘上,成了被反复解读的传奇与谜团。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