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80章 黑齿常之的血色逆袭与含冤陨落(第2页)

然而,军功赫赫的背后,是暗流涌动的猜忌。朝堂上,世家子弟联名弹劾:“异族掌兵,必为大患!”黑齿常之的副将更是诬告他“私通吐蕃”。面对构陷,他选择用战绩自证——永隆二年,突厥进犯朔州,他率骑兵千里奔袭,在黄花堆大破敌军;开耀元年,吐蕃再犯河源,他筑城七座,以“以攻为守”之策让敌军不敢进犯。连吐蕃赞普都感叹:“黑齿常之在,我军难越河源半步!”

真正将他推向巅峰的,是垂拱二年的良非川之战。吐蕃战神论钦陵率八万铁骑来袭,黑齿常之却只带了五千骑兵迎敌。他命士兵在山谷中铺设草人,点燃火把伪装大军;自己则亲率精锐绕到敌后,趁着夜色突袭吐蕃粮草大营。熊熊火光中,论钦陵望着被焚毁的辎重,咬牙切齿:“此计,唯有黑齿常之能想得出!”唐军乘胜追击,斩首两千级,缴获铠甲上万副,论钦陵不得不遣使求和。

但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垂拱三年,酷吏周兴罗织罪名,诬陷黑齿常之“谋反”。昔日的战场英雄,转眼成了诏狱中的囚徒。面对严刑拷打,他始终不发一言,只是反复抚摸腰间的大唐佩刀——那是李治亲手赏赐的“破虏刀”。当狱卒送来白绫时,他望向长安方向,喃喃道:“陛下,臣此生无愧于大唐……”

黑齿常之死后,边关将士无不落泪。百姓自发在河源筑庙祭祀,香火绵延百年。直到开元年间,唐玄宗翻阅旧案,长叹一声:“若黑齿常之在,何愁吐蕃、突厥?”追赠他为燕国公,谥号“忠壮”。这个从异国战俘到大唐军神的传奇人物,用一生诠释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却也在权力的漩涡中,成了时代悲剧的注脚。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