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37章 唐朝商人发明"飞钱",竟让朝廷和劫匪都慌了神?

元和元年的长安朱雀大街,商队护卫李三紧握着腰间刀柄,盯着马车里的三十箱铜钱。突然,街角冲出十余名蒙面劫匪,寒光一闪,刀刃却劈了个空——本该沉甸甸的箱子里,竟只装着几张轻飘飘的桑皮纸!这场震惊朝野的"空箱劫案",意外揭开了改变大唐经济格局的金融革命,也让那个发明"飞钱"的神秘商人,成了被各方势力争抢的香饽饽。

一、铜钱之困:背着金山银山的苦命商人

贞元年间的扬州码头,盐商王元宝望着堆积如山的铜钱欲哭无泪。二十艘漕船载着百万贯铜钱运往长安,光雇佣护卫的费用就花去三成利润。更糟的是,每次押运都要提心吊胆——上个月,邻县的布商在秦岭被劫,全家老小跟着陪葬。

"老爷,要不咱们雇禁军护送?"账房先生小心翼翼提议。王元宝抓起算盘砸在桌上:"禁军护送?那剩下的利润还不够塞牙缝!"他望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突然想起在波斯邸见过的"信券"——西域商人仅凭一张羊皮纸,就能在千里之外取货。这个念头像颗火种,瞬间点燃了他的野心。

二、惊世发明:一张纸颠覆千年交易规则

元和元年深秋,王元宝带着心腹闯入长安进奏院。"我要在各州府设点存钱,凭券异地取钱!"他将设计图铺在案上,桑皮纸上的防伪暗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进奏院使崔衍皱着眉:"你这是要动朝廷的钱袋子!"王元宝却掏出沉甸甸的金锭:"每笔交易,朝廷抽成半成。"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茶商陈阿福。他将五千贯铜钱存入扬州进奏院,换来一张盖着朱砂印的纸券。当他在长安顺利取出银子时,手抖得差点撕碎纸券:"这...这比背着铜钱赶路安全百倍!"消息传开,西市的波斯邸里,胡商们盯着纸券啧啧称奇,粟特商人甚至掏出大食金币要求兑换。

三、暗潮涌动:财富游戏里的生死较量

飞钱的风靡惊动了各方势力。藩镇节度使派人威逼进奏院:"必须在我镇设点!"钱庄老板们联合抵制:"这是抢我们饭碗!"更可怕的是地下黑市,假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王元宝蹲在暗房里,盯着假券上粗糙的仿印,突然抓起狼毫:"加印密押!每笔交易都要对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