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30章 自创18个“天书”字强行推广,竟只为了干这事?
载初元年的洛阳城,家家户户都在抓瞎。私塾先生举着写满怪字的字帖直挠头:“这‘曌’字上明下空,到底啥意思?”酒肆老板娘对着新招牌直叹气:“‘囝’字印错成‘囡’,会不会被官府抓去?”而此时的万象神宫,武则天把玩着刻有新字的玉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场由她掀起的文字革命,不仅是笔墨游戏,更是一场震慑天下的权力宣言。
一、暗流涌动:从后宫到朝堂的文字野心
显庆五年的感业寺,武媚娘在青灯古佛下抄写经文。当抄到“日月当空”时,她突然停笔,用木炭在墙上反复勾勒:“若将‘日’‘月’置于‘空’上,既显光明普照,又喻皇权独尊...”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狠狠掐灭——在这尼姑庵里,再大胆的想象也只能是妄想。
永徽六年重入宫闱,武则天看着皇后的凤印,指尖摩挲着“皇后之玺”四字。深夜,她召来文人学士:“你们说,文字乃治国之本,可我朝文字,是否该有些新气象?”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唯有许敬宗眼睛一亮:“娘娘圣明!古有仓颉造字,今若能创出新字,必成千古佳话!”
二、惊世造字:女皇笔下的权力密码
垂拱四年,武则天称帝前夜。她盯着铜镜里的凤冠霞帔,突然命人取来笔墨。“朕要造字!”她挥毫写下“曌”,“日月当空,普照万方,此字便为朕之名!”又写下“囝”,“子在口中,寓意子嗣承业,家国永固!”
尚方监的工匠们接到圣旨时,手都在发抖。要将这些从未见过的字刻成官印、铸进铜钱,谈何容易?老匠人颤巍巍地说:“陛下,‘囝’字笔画繁复,铸币恐有难度...”武则天将刻坏的铜钱砸在地上:“重铸!朕的字,必须传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