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20章 放着独宠不要,竟亲手把情敌往皇帝床上推?(第2页)

她开始暗中布局。给郑婕妤出谋划策时,故意提到:"陛下近日为西域战事烦忧,姐姐若能献上《平戎策》..."半月后,郑婕妤因进谏有功晋封充容。徐惠望着她得意的背影,在诗稿背面写下:"以才侍君,方得长久。"

四、真情假意:帝王心中的特殊存在

某次宫宴,李世民当众吟诵徐惠的新作《赋得北方有佳人》。众妃嫔妒火中烧,她却起身行礼:"陛下谬赞,臣妾愿为陛下举荐真正的佳人。"说着指向角落的武才人:"她善驯烈马,陛下何不一试?"

散宴后,李世民拦住她的步辇:"惠儿,别人盼着专宠,你为何总推旁人?"徐惠垂眸轻笑:"陛下是万民之主,后宫和睦,方能安心治国。"皇帝望着她被月光勾勒的侧脸,突然读懂了她眼中的深意。

五、血色终章:盛世背后的寂寞守望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榻前,徐惠衣不解带侍奉。当听到"朕去后,你..."的未尽之言,她含泪将头贴在皇帝掌心:"陛下记得《楚辞》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太宗崩逝后,她拒绝服药调养,每日在椒房殿抄写先帝御批。临终前,她望着墙上的《谏太宗十思疏》残卷微笑:"我终于...完成了对皇后娘娘的承诺。"那年深秋,才女徐惠追随而去,只留下满室诗稿,诉说着一个不寻常宠妃的传奇人生。

六、千年谜局:她到底图什么?

千年后的考古发现,徐惠墓中陪葬着半卷《后宫策》,字迹娟秀却透着锋芒。史学家们争论不休:她是真心为大唐后宫谋太平,还是暗藏政治野心?而西安博物院里,她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拓本前,总有人驻足感叹——这个用才情和智慧改写后宫规则的女子,或许早已超越了普通妃嫔的格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最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