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战神急流勇退,皇帝竟当场封他为"千古第一模范"?
贞观八年的太极殿,李靖跪在青砖上,膝盖硌得生疼。他盯着御案上自己写的辞官奏折,墨迹未干的\"足疾难愈,恳请致仕\"几个字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当唐太宗翻开奏折的刹那,整个大殿安静得能听见檐角铜铃的轻响——谁能想到,这位灭东突厥、平吐谷浑的战神,竟要在功成名就时突然退场?而皇帝的回应,更是掀起了一场震动朝野的风暴!
一、功高震主:战神背后的隐秘焦虑
武德九年的定襄城外,李靖的玄甲军如鬼魅般穿行在阴山的风雪中。他裹紧披风,望着远处突厥可汗的营帐冷笑:\"今夜,必取颉利首级!\"当三百精骑突袭王帐,弯刀劈开黎明的黑暗时,没人注意到主帅眼底的疲惫——自太原起兵以来,他的剑上早已不知沾了多少鲜血。
贞观四年班师回朝,长安城万人空巷。李世民亲自出城相迎,将象征兵权的玄钺交到他手中:\"公乃朕之长城!\"李靖叩谢时,瞥见太子李承乾警惕的眼神,突然想起韩信的下场。当夜,他对着铜镜擦拭战伤,一道箭疤从左肩蜿蜒至心口:\"功高如此,还能全身而退吗?\"
二、辞官风波:一封奏折引发的朝堂地震
贞观八年春,李靖拄着拐杖在庭院踱步。老管家捧着药碗劝:\"大人这脚伤,不过是旧疾发作...\"他突然将药碗摔在地上:\"去!备笔墨!\"当辞官奏折送到唐太宗手中时,房玄龄急得直搓手:\"陛下,李靖这一走,西北战事...\"
太极殿内,李世民反复摩挲奏折上的字迹,突然冷笑:\"好个李靖!\"他召来中书侍郎牟岑:\"去告诉李靖,朕要见他本人!\"当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再次跪在殿前,皇帝突然扔出奏折:\"你当真以为朕看不破?\"
三、君臣博弈: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
李靖额头贴着冰凉的地砖,听见头顶传来踱步声。\"你说足疾难愈?\"唐太宗的声音带着笑意,\"朕记得,去年你还能骑马射三石弓!\"老将军浑身紧绷:\"陛下明察,臣实乃...\"话未说完,皇帝突然打断:\"你是怕重蹈侯君集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