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610章 猛将吐血谢恩,帝王一句话揭开惊天内幕?

贞观十五年的洛阳行宫,太医令的手在药箱里抖得像筛子。\"陛下,英国公的急病...非龙须灰入药不可!\"话音未落,殿内鸦雀无声。唐太宗抚着颔下美髯的手骤然收紧,望着病榻上昏迷的李绩——这个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猛将,此刻面色惨白如纸,嘴角还挂着咳血的痕迹。谁能想到,下一秒,皇帝竟抽出金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剪下了自己的胡须!

一、沙场铁血:君臣携手的生死岁月

武德三年的柏壁战场上,年轻的李绩在乱军丛中左冲右突。他的玄甲沾满血污,长枪挑飞最后一个敌兵时,正看见山坡上秦王李世民挽弓搭箭的身影。\"跟着殿下,死也值了!\"他抹了把脸上的血,转头又杀入敌阵。从平定窦建德到剿灭刘黑闼,他的战旗始终紧跟在李世民身后。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绩握着兵符的手青筋暴起。\"英公,太子党已察觉异动!\"亲信急报。他望着案头李世民的密信,突然将虎符重重拍在桌上:\"传令下去,全军枕戈待旦!若有人敢动秦王,我李绩第一个踏平东宫!\"

二、急病突袭:悬在君臣心头的生死线

贞观十五年深秋,李绩率军平定薛延陀归来,却在庆功宴上突然咯血。御书房内,唐太宗反复翻阅太医的诊断书,\"气血两亏,命悬一线\"八个字刺得他眼眶发疼。\"传旨,召集天下名医!\"他猛地掀翻案上的奏章,砚台里的墨汁溅在《贞观政要》的\"民为邦本\"四字上。

洛阳行宫的病榻前,李绩陷入高热昏迷。他时而呓语着战场上的厮杀,时而抓住虚空大喊:\"陛下小心箭矢!\"守在床边的太子李治红着眼眶,却见父亲突然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腰间玉佩撞出急促的声响。

三、龙须救命:震惊朝野的帝王抉择

当太医说出\"龙须灰\"的药方时,殿内空气瞬间凝固。长孙无忌扑通跪地:\"陛下,龙须乃天子威仪,万万不可...\"话未说完,唐太宗已抽出腰间金剪。寒光闪过,三缕银白的胡须飘落玉案,他望着太医厉声道:\"还不快拿去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