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579章 诗血长安夜:一句绝句引发的叔侄相残奇案(第2页)

寅时三刻,刘希夷在剧痛中醒来。他想张嘴呼救,却发现嘴里塞着浸了迷药的麻布。四肢被粗麻绳死死捆住,胸口压着个沉甸甸的麻袋,每喘一口气都像有千斤巨石碾过。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他看见宋之问背对着自己,正在灯下誊写那首诗,狼毫在宣纸上沙沙作响。

"救...救..."刘希夷从喉间挤出模糊的呜咽。麻袋里的沙土随着他的挣扎簌簌掉落,每一粒都像落在心上。宋之问充耳不闻,直到将诗稿最后一个字写完,才慢条斯理地盖上自己的印章。

"贤侄可知,"他终于转身,脸上挂着胜利者的微笑,"这叫借尸还魂。明日一早,我便带着这首《代悲白头翁》去见太平公主,就说这是为她寿辰所作。"他踢了踢麻袋,"至于你,不过是个酒后失足摔死的浪荡子罢了。"

五更天的梆子声响起时,刘希夷的呼吸渐渐微弱。宋之问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满意地解开麻绳,将尸体拖到庭院假山下。当第一缕晨光染红长安城时,他已经换好崭新的紫袍,怀揣着诗稿,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公主府而去。

三日后,《代悲白头翁》在长安诗坛引起轰动。人们争相传颂宋之问的"神来之笔",却无人知晓,那两句惊艳世人的绝句,是用一条年轻的生命换来的。而在平康坊的酒肆里,偶尔还能听见醉汉们议论:"听说刘家那个俊后生,死得蹊跷..."

但这些议论很快就被淹没在长安城的喧嚣中。直到多年后,宋之问因谄媚武则天男宠获罪,被赐死岭南。临死前,他恍惚看见刘希夷站在月光下,手中握着那首沾满血泪的诗稿,轻声吟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长安城的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而那个关于诗与血的夜晚,永远凝固在历史的褶皱里,化作文人墨客笔下一声沉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