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565章 舌尖上的大唐秘史:从御膳房到朱雀大街的美食传奇(第2页)

这年深秋,西域进贡的香料摆满了内库。李世民盯着波斯商人献上的胡椒,突然想起朱雀大街那碗让人流连的羊肉泡馍。\"宣旨,\"他抓起狼毫,\"明日在西市设御膳擂台,朕要与民间厨子一较高下!\"

擂台搭起那日,长安万人空巷。御膳房的大厨们身着锦袍,对面却是穿粗布短打的街头摊主。阿福攥着面团的手全是汗,看着御厨们摆出的\"凤凰涅盘\",差点把擀面杖掉在地上。

\"开始!\"随着鼓声,油烟瞬间笼罩擂台。阿福学着父亲的样子,把羊肉炖得酥烂,又将饼掰成骰子大小。当他把热气腾腾的泡馍端给评委时,发现李世民竟亲自坐在其中。

\"这汤汁...\"皇帝的金碗碰着粗瓷,\"为何比御膳房的鲜十倍?\"阿福扑通跪地:\"回陛下,小人用了二十种香料,还加了...\"他突然住嘴,瞥见御厨们不善的眼神。

\"说!\"李世民拍案而起,震得碗里的葱花乱颤。阿福咬咬牙:\"小人在汤里加了...加了市井百姓常用的豆豉!\"全场哗然,却见皇帝仰头大笑:\"好个豆豉!来人,将御膳房的菜谱全改成民间做法!\"

当夜的大明宫,李世民对着新菜谱沉思。烛火将\"咸鱼皇帝\"的御笔题字照得忽明忽暗,他想起魏征的谏言:\"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混着隐约的胡琴声,那是长安永不眠的夜。

此后数年,宫廷菜里多了胡饼、春卷,甚至街边常见的凉面。而朱雀大街的小吃摊,也挂起了\"御赐美味\"的招牌。当安禄山的铁骑逼近长安时,百姓们带着炊饼和腌菜逃亡,这些曾被帝王青睐的食物,最终成了大唐子民最温暖的记忆。

百年后,白居易路过西市旧址,望着断壁残垣写下\"曾闻御膳争百味,不及街头一碗香\"。而那道让李世民赞不绝口的龙虾炒米,早已失传在历史长河中,唯有\"咸鱼皇帝\"的故事,仍在茶余饭后被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