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柿叶练字书生与被政变碾碎的顶级门阀(第2页)
放榜那日,陆文远盯着榜单上密密麻麻的姓氏,眼前阵阵发黑。自己的名字不见踪影,倒是那些平日里只会斗鸡走狗的世家子弟名列前茅。街角的酒肆里,书生们摔碎酒碗大骂:\"这科举,分明是给世家开的后门!\"
深夜,陆文远翻墙潜入贡院。月光下,他在主考官的书房找到那份\"通榜\"名单,借着烛火逐字辨认。当看到郑侍郎的批注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原来自己的试卷,早在初审就被\"文笔稚嫩\"的理由驳回。
第三章 甘露之变的血色
太和九年的大明宫,夜色浓稠如墨。郑注握着染血的匕首,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宦官,嘴角勾起疯狂的笑。他这个郑氏旁支出身的江湖郎中,靠着给王守澄治病爬上高位,如今终于要实现诛杀阉党的大计。
\"报——!\"密探浑身是血冲进来,\"仇士良率神策军杀过来了!\"
郑注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想起三天前在郑氏祠堂的豪言:\"待我事成,定让天下人知道,旁支子弟也能重振家门!\"此刻却只能带着残部仓皇出逃,身后是冲天的火光和此起彼伏的喊杀声。
荥阳郑氏的老宅里,族老们望着北方的浓烟,手捧族谱浑身发抖。当神策军的马蹄声逼近时,老族长颤抖着将郑注的名字从族谱上剜去:\"孽障!你一人作死,要连累全族啊!\"
菜市口的刑场上,郑注被押上断头台。他望着围观人群中荥阳郑氏的族人,突然放声大笑:\"我郑注虽死,但至少让天下人记住了——郑氏子弟,不全是养尊处优的废物!\"刀光闪过的瞬间,他仿佛又看见年轻时在街头卖药的自己,那时的他,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搅动风云。
长安的夜色依旧,慈恩寺的柿树又红了一茬。郑虔的书画仍在皇宫珍藏,陆文远的故事成了寒门学子的谈资,而郑注的名字,则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荥阳郑氏的族谱翻过新的一页,那些光鲜与阴暗的往事,都化作了长安城上空不灭的星子,诉说着顶级门阀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