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316章 隆中别

建安十二年的春末,隆中依旧被晨雾裹得严实。黄月英蹲在工坊里,手里的凿子"咔嗒"一声,在木牛的关节处刻下最后一道纹路。远处传来马蹄声,惊飞了树梢的白鹭,她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木屑,看着诸葛亮骑着那匹枣红马从山道上拐过来。

"又在摆弄你的宝贝?"诸葛亮翻身下马,玄色长袍沾满尘土。他望着满地的齿轮和半成品机关,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每次看到妻子专注捣鼓这些玩意儿,总觉得比看《孙子兵法》还要入迷。

黄月英没搭话,弯腰捧起新做的木牛。这木牛比寻常耕牛小一圈,牛尾处藏着精巧的机关,轻轻一按,四条木腿便"哒哒"地走起来,嘴里还能发出"哞哞"的声响。"试试这个。"她把木牛塞进诸葛亮怀里,"路上驮干粮用。"

诸葛亮的手顿了顿。这话像是寻常叮嘱,可他知道,黄月英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这些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接连三次来隆中拜访,邀请他出山相助。昨夜他辗转难眠,刚想开口说这事,就被黄月英用被子蒙住了头:"先睡,天大的事明日再说。"

工坊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木牛走动的声响。诸葛亮放下木牛,伸手握住黄月英的手。她的掌心粗糙,虎口处结着薄茧,是常年握凿子留下的痕迹。"月英,玄德公志在兴复汉室......"

"所以你要去?"黄月英猛地抽回手,转身去收拾散落的图纸,"当年你说要陪我在隆中做一辈子机关,看一辈子星星,都是骗人的?"她的声音发颤,发间的野菊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诸葛亮心头一紧,上前从背后环住她。黄月英挣扎了两下,便靠在他怀里不动了。"还记得我们成亲那晚吗?"他在她耳边低语,"我说过,这天下要定,可怀里的人,更是一生都不能负。"

黄月英的眼泪砸在他手背上:"可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转过身,眼眶通红,"曹军势大,东吴又虎视眈眈,你以为兴复汉室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话戳中了诸葛亮的心事。这些日子与刘备彻夜长谈,他何尝不知前路艰险?但隆中之外,百姓流离失所,汉室衰微,身为汉室子民,他怎能袖手旁观?"月英,我答应你。"他捧起她的脸,"等天下太平,我一定回来,和你一起改良连弩,给孩子们讲木牛流马的故事。"

黄月英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诸葛亮,你说话可要算数。"她转身从箱子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草药和一卷图纸,"这是我新改良的诸葛连弩,射程比之前远了三成。路上要是缺粮草,就按图纸造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