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星河 作品

第78章 密旨(第2页)

他有意锻炼儿子,所以,这也是考校林昭功课。

林昭:“我们既要秘密行事,又要深入民间,扮作商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家里本就有丝绸生意,常有货船往来福建等地,伙计和掌柜都有。这也简单,只需再租赁一艘宽敞舒适的大船,方便我们一家人的起居,余下的货船、掌柜和伙计,一应照平常贩货的安排。”

……

林昭的安排,不说滴水不漏,可也确实周全,便是林如海这个当老子的,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贾妍便安排管事,先去采买,货物不必他们操心,但这一路往福建去,行程可不短,药材等都要备好,以防万一。

路上带哪些人手,也要考虑。贾妍让三个孩子自己挑自己要带的人,每人仅限一个奴仆。一时各人回了话来,贾妍一听,倒是和她自己预想的差不多,便安排下去。

他们的运气很好,行至杭州那日,正逢大潮。

这次出门贩货的胡掌柜都忍不住对主家说:“老爷,这一趟运气可真好,我往南去,都跑了多少年,有时几年都很难碰到一次这样的大潮。”

林家一家子在六和塔下观潮,只见一条白线自天际而来,转眼化作千军万马奔腾而至。潮头拍岸时,黛玉又兴奋又害怕,死死拉住母亲的手,林明却兴奋地拍手叫好。

林昭忍不住念了一首苏轼的诗:“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林明摇头:“分明是: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黛玉却不同意:“如今哪是八月,分明该是: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潮水之势,如山海奔来。待到晚上在客栈住下,几个孩子还兴奋得很。

便是贾妍,也忍不住感叹:“真正是眼见为实,不然,念了多少诗,也很难想象这美景。”

他们歇了两日,便继续行船往南。

到了六月初,终于抵达泉州。

码头上桅杆如林,波斯人、天竺人穿梭其间,黛玉瞪大眼睛看着一个个从未见过的异人,好奇又有几分害怕。

林昭却是很有准备,向弟弟妹妹介绍起来,指了不远处几个黑皮肤的商人,"那是从更南边的爪哇之国来的商人。"他指着远处一艘奇特的帆船,"看那船头画的鹰,是大食国的商船。"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议论开来,贾妍也有一种眼前一阔的感觉。

泉州好啊,她早想来泉州看看。

林如海吩咐人去客栈包了一个小院子,一家子安顿下来,当晚便尝了泉州当地的美食。

之后,一家子或是一道出门逛,或是分头行动。

林如海带着长子去茶楼喝茶,打听消息。

贾妍则带着林明和黛玉去逛街。泉州海贸发达,有不少新奇的铺子,铺子里有各种海外贩来的小玩意儿,比如八音盒,便很得黛玉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