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守孝(第2页)
贾妍笑着给三个孩子科普了一通青蛙的成长与益处。
黛玉想了想,说:“可我还是觉得它长得挺丑的,不过,它既是好的,以后我不讨厌它就是了。”
散步的时候,三个孩子偶尔会提起跟祖母在京郊庄子上的生活趣事,林如海如今己慢慢走出了丧母之痛,坦然接受母亲离世的事实。虽然还是深深思念母亲,时不时就会想,要是母亲还在,会如何如何。但人之寿数,母亲能活到六十六,己比寻常人家的老人高寿许多了。
贾妍看丈夫的反应,便能察觉出这其中的心态变化,心里则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她很怕林如海走不出丧母之痛,伤心过痛。前些日子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衣服穿在身上,都空荡荡的。
如今这样,假以时日,必定能慢慢养好。
庄子上的宅子大,林如海挑了西边的小院,充作书房,三个孩子读书,都在这里。
东厢房是林如海带着两个儿子读书的地方,西厢房则是贾妍与黛玉的。至于三间正房,反而用的少。
清晨田野间散步,一家子在正院的花厅里用早饭。
早饭后,林如海带着林昭和林明在东厢房读书。
林昭与
林明两兄弟,年岁相差较大,要读的书各不同。林如海授课一间屋子,兄弟二人各一间屋子,互不打扰。
贾妍则带着黛玉在西房,也读书。不过学半个时辰,便要休息半个时辰。
这休息的半个时辰,学插花、画画、弹琴等,轮番着来。
之后再读半个时辰书——由着黛玉自己选她喜欢的书来读。令贾妍意外的是,黛玉居然对数学很感兴趣,如今正学《算术九章》,贾妍自诩可是学过高等数学的人,教女儿不在话下。
不过,她挺意外的,林如海对此居然也擅长。
不仅林如海,就是林昭林明,也有涉足。只不过林明年纪小,尚未学那么多。
林如海笑她:“凡科举之人,都要学的。只是有人更擅长,有人不那么擅长罢了。” 他自嘲,他就不擅长——否则,倒想将东坡设计的那铜壶刻漏,做个水钟来报时,可惜不能。
夫妇二人一番谈话,贾妍这才知,科举能高中进士的人,不仅对数学涉足,天文地理,都要知晓,更要知晓水利等诸多事务。
林如海反问:“要是不知道,地方为官,如何主政?”
贾妍想到陈望舒,说:“我以为,家里请的师爷,虽少有比得了陈大哥的,可各人擅长不同,不就补足了?”
林如海摇头:“话是这样说,但基本的知识总得知晓,否则,极易被人糊弄。”
午后垂钓是林家新添的乐趣。
庄子上的荷塘颇大,又盖了一处水榭,如今荷花初开,水榭既方便垂钓,又成了最佳观景处。
还有一条小舟,不过午后日头太大,不适宜乘舟。
三个孩子里,居然是黛玉最喜欢垂钓,且静坐如参禅,极有耐心。
连林如海都暗暗称奇。
不过,父女垂钓的乐趣不在于钓鱼多少,而在垂钓。 贾妍笑他们是自我开脱,不过是钓鱼不大行罢了。
贾妍难得兴起,画了好几幅荷花图。
林如海一时诗性大发,题了几首诗,又考校三个孩子,果然,做诗一事,还得看天赋。
三个孩子做的诗,却是黛玉的五言最出彩。
贾妍心想:果然这做诗,是看天赋的。若说读书,林昭读的书远比黛玉多,可若论诗的灵性,却不及黛玉。
可惜,如今这世道,女子不能入仕为官,否则,以黛玉的才能,贾妍觉得,怎么也能做个礼部侍郎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