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三元(第2页)
虽然不需林昭自己跑一趟,但林昭既早就温好了书,便索性当休自己,自己来料理这些庶务。从中倒也发现,朝廷的考试,层层把关,尽可能从根子上杜绝有人舞弊的机会。
考试前几天,家里的管事与奴仆都紧张起来,管事命人从外头采买了十来样糕点,让林昭试试。县试也是一整天一整天呆在考场里,中途不能出来,吃饭只能吃带进去的糕点。他怕林昭到时吃的不好,先让林昭试叫,看喜欢哪种,到时便多采买一些。
林昭哭笑不得,不过也不想辜负老管事的心意,尝了尝,选了三样点心。
谁知过了一天,管事又觉得,外头采买的糕点不安全,不卫生,决定从外头买材料,让家里的厨娘做。
林昭本想说不必这么复杂,后来考虑到有事让他们忙,也能分分他们的心。便没有开口。
最后,林昭要去考场这日,家里准备的糕点,一共有八样:茯苓饼、米发糕、千层酥、蝴蝶酥……样数多就罢了,两个提篮,一个提篮,便有五层盒子。
林昭哭笑不得,最后只好提了一个篮子去。
排队、检查,经过一层层筛查,最后坐到考场。
主考官己在上头坐着。
考场之内,气氛肃穆而凝重。
各人将自己的笔墨拿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林昭并不紧张,寻到自己的座位,心无旁骛地坐下。
待到考卷发下来,他并未急于动笔,而是先将整张试卷仔细浏览了一遍,随后,他开始沉思,仔细琢磨每一道题目,在脑海中构建文章的框架和思路。待到胸有成竹,方才铺开宣纸,认真地打起草稿。
草稿写完之后,林昭并未立刻誊抄,而是耐心地进行检查和润色。他逐字逐句地审视自己的文章,推敲用词是否精准,语句是否流畅,逻辑是否严密。
力求文章通顺自然,文采得当。
经过修改,确认无误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将文章誊抄到正式的答卷上。
县试一共考三天,第一天考经义——如果书背的扎实,基本上都不会考差。
第二天考诏、诰、表、判、论。这就需要学子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
第三天考时务策论。这就看得出一个学子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总得来说,三天的考试,考的十分全面。
如果不适合读书的人,县试是很难通过的。
这只是第一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在十天之后,三天之后考第三场。
考完三场,林昭无事一身轻,带着小厮,在姑苏城里逛了逛,又去寒山寺上香,之后又去虎丘登山,只是虎丘的山太矮,实在没什么意思。
他想着,将来有机会,要往蜀中去一趟才好。
李太白有蜀道难,秦岭横断,不知是什么模样。
等他游历完姑苏,县试的结果也终于出来了。
毫无意外,林昭取了头名案首。
林家老宅上下的奴仆都高兴昏了。
林昭也由得他们高兴,放了不少鞭炮。不过他自己己经开始准备平江府的府试了。
县试不过是童生资格,取个头名,没什么意外。府试摘得头名,才是他最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