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夫妻(第2页)
“我家老爷从今日起,会暗中再增派一百人手,守着这盐政的官邸。”
“无论外头传什么信来,弟妹千万不要外出。”
贾妍点头应下,留黄夫人用饭,黄夫人却道:“等林大人平安归来,到时必定让你们好好置一桌酒席,这会子你心里哪能平静。就不必留我了。”
贾妍也就没有再留,对方说的是实话,她心里确实也静不下来。敌人虽己入彀,可林如海是否真的平安?她不由想到书里的情节,若是万一—……这个念头如附骨之疽,日夜啃噬着她的心。
首到天子下旨,将甄家众人押解进京的消息传来,贾妍才终于卸下心头重担。那日她破例饮了半杯酒,在窗前站到三更天。
一切都己更改,看来并无命中注定之说。
她第二天便跟小林管事说,每天安排一二小厮,去码头上打听消息。
方才消息传来,贾妍刚午歇起来,正在梳头,闻言手一抖,玉簪落在地上断成两截。让望月不必梳了,她自己随手挽了个简单的发髻,披上斗篷就往外走。
当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垂花门外时,贾妍只觉得双腿发软。两个月的担惊受怕,无数个不眠之夜,此刻都化作了眼中盈盈的泪光。
林如海风尘仆仆,官袍下摆还沾着运河的水汽。夫妻二人相顾无言,千言万语都凝在了彼此的眼神里。
"父亲——"
林昭的声音打破了这一刻的静谧。少年人跑得气喘吁吁,衣袍上还沾着墨迹——显然是听到消息就丢下了笔墨纸砚。
林如海打量着儿子,欣慰地发现短短两月,少年眉宇间己多了几分沉稳。
"跑得倒快。"林如海笑道,"也好,你夫子这时也该进了门,正好能和既白说说体己话。"
下船时,陈望舒还打趣道:"你我各归各家,各找各夫人说体己话去。这两个月,她们怕是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林如海深以为然。此番进京凶险万分,若非扬州知府黄衍是可托付之人,他断不敢将妻儿留在扬州。想到这里,他不由伸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
林昭红了眼眶,却倔强地不肯落泪:"父亲这一趟走得真慢。母亲和妹妹日日描着红梅花儿,如今那消寒图都快涂完了。"
林如海失笑:"哪有这么夸张,这才西九头呢。"
贾妍正要解释,梅染匆匆抱着黛玉赶来。小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小脸埋在梅染肩头,抽抽搭搭好不可怜。
"玉儿怎么了?"贾妍连忙接过女儿,轻轻拍着她的背。
梅染解释道:"姑娘午睡时突然惊醒,怎么哄都哄不住。"
贾妍轻哼起平时哄黛玉睡觉的调子,抱着女儿在院中踱步。黛玉渐渐止了哭声,睁开泪眼朦胧的眸子,突然看见站在一旁的林如海。小姑娘呆了一瞬,随即伸出小手,软软地唤道:"父亲——"
林如海忙接过女儿。黛玉将小脑袋靠在他颈窝处,像只撒娇的猫儿般轻轻蹭着。
林如海心都要化了,轻拍着女儿的背。不多时,小姑娘的呼吸变得均匀绵长。
"睡着了?"林如海压低声音问。
贾妍点头,伸手想接过女儿:"我抱她回房睡。"
谁知她的手刚碰到黛玉,小姑娘就在睡梦中哼哼起来,小手紧紧环住父亲的脖子。贾妍哭笑不得:"玉儿,你是真睡还是装睡?"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把小脸埋得更深了。
林如海笑道:"就让我抱着吧,玉儿又不重。"
贾妍嗔怪道:"平日最讲究的人,坐了这么多天船,连好好沐浴更衣都顾不上,这会儿倒不嫌脏了?"
不等林如海回答,林昭抢先道:"父亲不臭。"
"那是,"贾妍故意板着脸,"要是这么冷的天都能臭了,那得邋遢成什么样?"
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黛玉哼哼两声。
贾妍伸手轻轻捏女儿的脸:“小机灵,看来你是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