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星河 作品

第23章 打算(第2页)

不过府里的下人们忙和一场,也十分高兴,平白又多得了一个月的月钱。

即便如此,等到贾瑚与贾珠回京,荣国府又是一番庆贺,虽然没有对外宴请,却也请了亲戚们来,贺上一贺。

宴客之前,荣国府先请了东府贾敬一家子来,先是对内的家宴。

席间问起二人秋闱,贾瑚自然是先夸了未来的岳父这一年指他功课文章,贾珠说:“瑚大哥把我写的文章也拿给陆大人看,陆大人也给我指点了文章,每月也叫瑚大哥带我去一二次,考校我功课。”

贾政闻言,忙向兄长道谢:“珠儿这是托了瑚儿的福,说起来,珠儿你也该好好向你大伯道谢。若不是结这门亲事,要得到状元郎的指点,可否易事。”

贾赦摆手,喝酒喝的满脸通红,却兴致很高:“珠儿是我亲侄儿,他们两兄弟一起长大,也不比我们当初差什么。”

其实这话不对,他早早被选进宫,给太子伴读,睡半夜,起五更,当初还埋怨过,为什么不选贾政去当伴读。两兄长幼年时其实也不曾一起读过书。

可如今二人都忘了,只记得后来十几岁一起回金陵,随父母回乡

守孝,两兄弟一起游玩江南,感情才真正好起来。

贾瑚道:“还有姑父也指点了我们不少,这次回金陵乡试,姑父还特意请了昭哥儿的夫子陪我们南下。”说起陈望舒,贾瑚忍不住夸赞,陈望舒的文才,完全不输姑父与未来的岳父,因此,他也替陈望舒可惜。

他说了陈望舒的事,连贾赦这个大老粗,也忍不住叹惜,更甭提贾敬和贾政这两个读书人。

贾珠笑着说:“说起来,我这次能中,全靠姑父的临阵磨枪法。”

贾敬与贾政十分好奇,便追问,听贾珠说了是怎么一个法子,贾敬笑道:“不愧是三妹夫,果然是探花郎,连应对考试,也自有一套应急的办法。”

贾政作为父亲,望子成龙,却正色叮嘱到:“珠儿,这样好运气的事,有一不可能有二,这次中了举,是侥幸,将来你要参加春闱,还得有真本事。如今该静下心,好好读书,争取补上不足。”

贾赦却不同意:“老二你也真是的,他们兄弟两个舟车劳顿,之前秋闱,一首苦读,怎么也得养上一养身体。珠儿,你正长身体呢,听大伯的,等过了年,出了正月,再和你瑚大哥一起苦读也不迟。”

贾瑚附和:“三姑父也是这么说的,说才辛苦考完,让我们放松放松,来年才更有精神读书。”

热闹过后,王夫人便私下问起贾政,提起贾珠的亲事来:“虽说珠哥儿眼下年纪还小,可老爷是个什么打算,年后我出门赴宴,也可以暗中留意起来。这好人家的姑娘,可不是说有就有的。早早暗中打听,观察一二年,到时年纪合适了,便差媒人去提亲,才妥当。”

贾政摸着胡须想了一会儿,说:“珠儿既从文,将来要从科举入仕,自然是要取个文臣家的姑娘。”

王夫人心里便有底了,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虽说我们不敢与大哥大嫂比,大哥是袭了一等伯,但也不能委屈了珠儿,便是挑文臣家的姑娘,也得是有些门第的,更要早早留心起来。”话锋一转,却道:“只是他大伯的话,眼下才冬月呢,离过年都有小两月,正月再一个月,可是足足三个月不读书,是不是也歇太久了?”

贾政道:“是有些久。不过大哥与三妹夫的话也有道理,珠儿如今正长身体呢,况且他年纪尚小,歇三个月,也不着急,何况,也不是当真不读书,他们的夫子不是也随同回京了,只不过不整日读书罢了,回头我请敬大哥来,与他们夫子商量,这三个月,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