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星河 作品

第118章 面子功夫(第2页)

朱大人感叹:“是啊。出身好,学问好,长的一表人才,攒攒资历,到时回京,六部必有一席之地,可真是人生赢家。”

杨二爷哈哈大笑:“你好好盯着林探花,我同家里子弟打了招呼,这几年安分些,不要闹出大事来。我们经营好江南,不比做京官更自在。”

殊不知,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隔天林如海就召集起县衙门的八品与九品官吏,轻描淡写发话:“这征收夏税的工作,我头一回经历,思来想去,还是下到乡镇上看看,既方便老百姓缴粮,又可以顺道检查一番乡镇上的征税工作,省得他们瞒上。”

征收夏税原本并不复杂,以往都是让老百姓送到县衙门来,由户房与税课局负责。

但林如海没对税收提出什么意见,此时却宣布,除了户房与税课局安排人下到乡镇,六房的户司也抽调,再加上他和罗翰、宋主簿,都一起下去核税。

有了前头下乡下村了解夏收的先例,此举让杨家一派的官员都觉得,又是装样子充门面的事,并不怀疑林如海会对税收做文章。因此,当他宣布这个安排后,杨家一派的官员瞧不上之余,心里很是鄙视。

相反,没拿杨家好处的官员却觉得,既然不敢动税赋,何必装这个样子呢,这可真是苦一苦大家,面子功夫都是林如海赚去了。

至于像罗翰这样,知道或猜到林如海大概计划的官员,不过二三人,倒成了中间派。

然而,不管众位官员心里如何想,私下里如何议论,下乡征税这事儿,没有人愿意出头反对,便就这么定下来。

林如海将名单一

公布,谁和谁搭档,谁和谁去哪个乡,他本人去的是最偏僻的地方,甚至不能当日返回县衙来,还真是做到了公平公正,心里再有不满的官员,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各位官员回到家中,少不得跟夫人或抱怨或讨论一番,可终归是要做这个官的,这事吧,还真是林如海想怎么安排都可以的,会来事的夫人自然会找各种理由来劝一劝,宽慰丈夫一番,也有那不会来事的,还跟着火上浇油,比如做了朱大人续弦的杨家女,回了娘家,少不得将朱大人骂林如海的话说给自己的母亲听。

朱夫人的娘家,说是杨家三房,其实和杨二爷己经是隔了房的堂兄弟,他们的父亲辈就是堂兄弟,到朱夫人这一代,己经挺远了。自打女儿嫁了朱大人,他们这一房能从长房这里得到的好处,己经排在了前五,每年岁末不仅有银子拿,还有各种官用的布匹、瓷器等好东西分。

杨三太太得了这些消息,转头就拿去给杨二太太邀功。杨二太太并不喜欢这个远房的妯娌,要是无事,通常是几句话就打发了,如今事涉林如海,不仅得耐心听上一听,还得拿几匹江宁织造送来的好料子,给杨三太太做新衣裳。

杨二爷听夫人这么说,哈哈大笑:“本来以为来了个硬茬,没想到是个做表面功夫的。回头我让毛管事跟传话朱三去,可不能抱怨,以后这位县令大人出这样的规定,他们还得大力支持才是。”

朱三就是朱大人,当面叫声侄女婿,背地里,他在杨二爷眼中,也就是个听话的工具人,只配叫朱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