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谁的戏言一语成谶(第2页)
马初宁轻轻推了一下陈碧瑶:“杨榜眼能对亡妻如此情深,将来蕙姐姐过门,自然也会用心对蕙姐姐。你方才的话,说的可不妥当。蕙姐姐才貌双全,在我们这一辈中,独占鳌头,谁不心悦诚服呀。”
陈碧瑶点头:“是呢,是我自误了。蕙姐姐长的如此貌美,又是京中第一才女,昔日将敏姐姐都比下去了,嫁过去必定能和杨榜眼共话诗书,哎呀,等下吃宴的时候,我自罚一杯,向姐姐赔罪。”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们唱了一出双簧,偏柳蕙阴阳怪气在先,贾敏这个主人,非但没劝,还火上浇油:“碧瑶妹妹,你罚一杯酒可不算什么,蕙姐姐的婚期,定在秋天,你来的晚,还不知道吧。到时蕙姐姐出嫁,你多添点妆,对蕙姐姐来说,比什么都实惠。”
简首是明着说柳蕙在理国公府并不受重视。
不管柳蕙在外面怎么说她是理国公的孙女儿,也只能糊弄不清楚的小户人家的姑娘。在这里,大家都是京中的贵女,又打小一起往来,柳蕙是二房的姑娘,又不是谁不知道。
柳蕙以往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赶紧转移话题
,不想今儿却是笑着说:“是啊。你们给我多添点妆,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实惠。以往我的月例银子,只有十两,一年的零花钱,还比不上敏妹妹请一次客。本来以为出嫁的嫁妆,也不会有多少。谁知老太太疼我,这次定了亲事,老太太亲口同大伯娘说,让官中替我置办六十西台嫁妆,毕竟同样是国公府,敏妹妹比我早出嫁也就半年多一点,要是我的嫁妆太少,岂不是让别人笑话理国公府。老太太还说了,另外给我三千两银子的压箱钱。我素来节俭惯了,甭提府里官中给多少,这三千两银子,也足够我花二三十年了。对于出嫁,我并不发愁呢。”
“敏妹妹,吴将军出身乡野,又是行武之人,你嫁过去,真的能与吴将军有话说吗?”
这话只差没明着说吴远以前也没读过什么书了。
贾敏气得柳眉倒竖,贾妍怕她真发作,闹开了,反而成了笑话,于是忙说:“蕙姐姐这话说的可不通。我们曾祖与曾叔祖,也是乡野出生,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才立下了战功。我记得,姐姐祖上也是因饿得没饭吃,才跟着村人一起起事的,莫非我记错了?”
柳蕙被问住。
贾敏笑道:“还是三姐姐明理。这人啊,懂理不懂理,知事不知事,跟出生乡野不乡野的,关系原不大。”
“有人兴许高中榜眼,学富五车,却未必真是个君子。”贾敏笑道:“不然怎么会有一个词,叫斯文败类呢,早几年京里很火的《折柳记》,不就是,白天是翩翩公子,夜里却是杀人凶手。”
这己经是她的好意提醒了,至于柳蕙听懂听不懂,将来如何,那也不能怪她。
陈碧瑶等人并不知内情,想起当初看那出戏,还觉得背上发凉:“敏姐姐也真是的,快甭提了,那戏真是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候雯笑道:“还是快同我们说一说你的如意郎君吧,千里迢迢亲自进京来迎亲,他是驻守的武官,只怕费了好一番功夫吧?”
贾敏嘴上谦虚,笑容却十分灿烂:“不过是过年的时候他替人当值,早早请了旨的。大同离京城也不远,来回也就半个月,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
众人纷纷夸赞起来,便是陈碧瑶也肯说一句:“听我大哥说,吴将军长的一表人才,很是威武。真难得,他愿意早早调值,费这么大心思,就为了亲自来迎亲。”
贾敏:“大婚本就该他亲自来迎才是。”
马初宁戏谑:“你就说,吴将军有没有心吧?”
贾敏难得地红了脸,却还要强装出大方:“他既是我夫婿,对我有心,岂不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