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小哥 作品

第2131章 独到见解(上)

  谦逊有礼,做事得体。

  这是厉元朗给王丛的正面评价。

  千万别小看这么一句看似普通的回答。

  里面可是蕴藏很大学问。

  第一次见面,厉元朗以东道主身份宴请王丛。

  一个是感谢他发现媛媛,平安送到家。

  其二,厉元朗也想趁此机会,了解王丛这个人。

  从见面伊始,厉元朗对媛媛事只字未提,不是他故意拿大,而是凭借王丛和他以及妻子特殊关系,有些话不用挂在嘴边,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再者,王丛是白晴推荐给他的。

  按理说,厉元朗应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但是厉元朗一直拖到今天没松口,有他的考虑。

  先不说调动,以目前形势,厉元朗暂时不宜这样做。

  原因无外乎他需要衡量和多重思考。

  首要一点,是陈先在前农县的工作不是很顺利。

  马士昌以及县里其他成员,对他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他是汉林市委领导,级别上高出旁人。

  可这种尊重,却让陈先难以迈出第一脚。

  表面上,所有人对他毕恭毕敬,暗地里却不配合。

  陈先在厉元朗身边多年,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前农县有三股势力。

  一股是前任书记李高林这一派。

  李高林在前农县扎根好几年,肯定培植一批人追随。

  而这帮人在李高林出事后,有的另寻靠山,拜入马士昌门下的占了一部分,倚靠常务副县长倪启光的也有几个。

  其余的都在观望。

  这倒是给了陈先一个机会。

  他上任之初,接连找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打探底细,了解他们的态度。

  不知为何,这群人似乎心存忌惮。

  对于陈先抛来的橄榄枝无动于衷。

  这让陈先很是费解。

  第二股势力,无疑就是县长马士昌。

  毋庸置疑,李高林出事,马士昌很大程度以为,自己会是书记的第一人选。

  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陈先空降而来,他的失望之情在所难免。

  别看他曾经亲自登陈先家门拜访,无非是看在陈先地位比他高出一截儿的缘故,不得已为之。

  马士昌心里憋着一股劲,面上不能显露出来,暗中指不定怎样想着为难陈先。

  第三股势力不是县委副书记,却是常务副县长倪启光。

  他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前农县人,可他一工作就在前农县,从乡干事,一步步做到如今位置。

  长期在前农,很容易培养起一帮追随者,尤其前农本地人。

  说他是本土派代表,正当合适。

  面对三伙人,陈先想要头三脚发力,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情况,陈先不用亲口说,厉元朗想也想得到。

  即便陈先亲自来他家,嘴上不说,厉元朗从他脸上已然找到答案。

  在厉元朗的再三追问下,陈先总算道出他的苦衷。

  厉元朗当时没说别的,而是要送给陈先一副字。

  他闲暇之余,在书法上下了功夫。

  写字能让人情绪冷静,专注于心,抛开烦恼和忧愁。

  厉元朗写了四个大字:戒急用忍。

  陈先看到后,恍然大悟。

  这四个字含义,正是陈先需要领会。

  遇到困境,保持冷静沉着,不要急于求成。

  选择忍耐,等待合适时机再动。

  这幅字,陈先如获至宝,特意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一个是时刻提醒自己,另一个也是起到震慑作用。

  省长给我题字,所有想要对他不利的人,是否敢冒着得罪省长的风险,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所以说,陈先在前农县遇到困难,厉元朗始终记挂在心。

  生怕他出了问题,影响到他今后的前程。

  厉元朗不急于定下秘书,也是考虑若是有朝一日陈先实在干不下去,大不了调回来。

  能做他的秘书就做,做不了的话,也会在省政府办公厅,给他找一个合适位置。

  综上原因,厉元朗对王丛始终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