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远征军的选择(第2页)
卫司令若有所思念叨了一句,随即轻轻摇头,看向刘延军道:
“我会向曼德勒方向前出布置阵地,也会向联军提出巩固南坎等地,构建撤离通道的计划。也请延军将这个计划转告格兰公司,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
“明白!”
……
下定决心,卫司令不等联军指挥部命令,立刻开始调兵遣将,沿着滇缅公路层层设防,同时又将非战斗部队和后勤仓库向南坎和畹町、密支那转移。
刘延军一个电报发给山城,很快消息就转到张霄手中,张霄收到消息松了口气。
只要卫司令有了准备,就不会被联军溃军摆了一道,后路断绝后不得不翻越野人山。
而远征军能保住战斗力,依托山区河流防御,应该能挡住小鬼子的攻势,只要漂亮国开始反攻,小鬼子的末日就到了。
到时候远征军席卷中南半岛,形成实质占领,等战后就算那些洋鬼子再不要脸,多少也能分一块地盘。
至于后勤,到时候换铃木商社去接手滇缅公路,大把假钞甩出去,那些没脑子的土着还不乖乖将财富献上。
再加上国内龙陵的补充,以及从印度那边联军的支援,远征军应该不会缺补给的。
张霄想了想,回信让格兰说动联军指挥部,采纳卫司令的计划,保住通向印度雷多的公路通畅,只要这条路不断,给华夏的支援就能进来,总好过用运输机飞越驼峰,那条航线太危险了。
就算最终保不住这条公路,只要雷多、密支那在联军手中,就能建造地面雷达站,然后引导运输机进行夜航,虽然也有危险,但是绝对比飞越驼峰要安全的多。
张霄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漂亮国在陕北进行的实验很成功,飞机上装备的雷达波预警装置,一开始只是为了发现自己被敌人雷达照射。
但是很快工程师和飞行员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根据装置的反应情况,确定信源方向,这不就是一个地面导航吗!
于是原本的预警装备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导航装置,而有了这个地面导航装置,飞机的夜航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这项技术目前还是绝密,但这是格兰公司参与的项目,现在格兰公司向联军司令部提出这种运输方法,自然是很合理的。
回信送走,张霄就不再关注此事,他目前正考虑那个黑市悬赏的事情,这玩意用好了还是很有效果的。
不过这种做法在沪上继续推行影响太大,逼急了小鬼子也是会掀桌子的,但是保持一个低烈度的悬赏还是有必要的,可以震慑沪上小鬼子侨民,省得他们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欺负华夏人。
但是在沪上以外,这个方法确实是可行的,这个办法可以争取更多华夏百姓加入抗战事业,同时,也可以极大的震慑小鬼子,让他们不敢随意作恶。
只是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仔细考虑,至于钱?那不是问题,将小鬼子钱拿走用来买小鬼子的命,这不是很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