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血色的战场黄昏(第2页)
“冲锋吧!”
尽管下达了指令,但他麾下将士仍旧面露惧意未动。徐将军提高声音命令:
“胆敢临阵畏缩者,格杀勿论。”
于是,这五千骑兵迫于形势只能硬着头皮拿起武器准备冲锋。
这时,李将军厉声高呼:“列阵防御!”
转瞬之间,李家军队形迅速改变成为圆型方阵迎击敌人。矩形阵善于进攻,而圆形方阵擅于防御,虽无车辆协助却以盾牌为前、连弩为后的阵型显得有条不紊,训练有素。
李将军的存在使这支部队军魂稳固,士气高涨;他的声音就像引领航向灯塔给予士兵勇气并压制对方气焰。
当最终通牒下达,“琅郎——”
樊关上方响起了清脆的金铁撞击声,并伴随着收军的信号响起。
这一刹那间的撤退号声使五千名铁骑如获释,个个满额头汗珠,好像从地狱边缘逃脱一般被自己的主帅救下了生命。
此时谁能愿意与面前这位散发着寒气,仿佛刚从深渊中归来的李家将领对抗呢?
这种战斗就是等同赴死。
随着一声“撤离”的命令下达,无人再听徐将军的指示,所有人快速勒马返回樊关。
看见这一幕,他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愤怒,悲痛地说着: “李将军,你……”但随即又说“如果你要一决胜负,某愿意陪你。来尝试下这把青钢刀。”
随之而来的是重重摔打在地上的一声巨响以及他舒展受伤的手臂抚摸长须,展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徐将军怀疑自己所见到一切是否是虚幻。
——「庞武师那支箭,究竟射在了哪里? 是一颗石头上么?」
“将军速速回城。”
在樊关之上曹大人焦急喊叫着。
“唉呀——”
心烦意乱之际,他愤恨地收回长枪丢出最后一句话:
“云长大兄此次算你好运气,迟早我要讨还这笔羞耻。”
李将军捋过长须,依旧带着那份高贵的姿态:
“我的战刀随时恭候。”
看着徐将军深深注视的目光虽然不甘心但仍下令:“退吧。”
率领几位亲随急速奔回城里,李家子弟急忙询问:
“父亲,为何我们不追上去,现在正是攻击敌人的好时机不是吗?”
“不要这样做,在云旗下达给我们的任务是阻碍对方援助扬州的攻势。”李将军解释。
实际上,在那一刻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深刻认识。近一个月以来中毒、受伤感染几乎命悬一线……种种磨难己经消耗了太多力气,在病床上假装昏迷多日后现在最多恢复五成功力便己是最好情况。
然而他知道徐将军会不顾一切救助扬洲,也会义无反顾地发动突击。但是他同样了解曹大人多年来从没有与自己真正冒险对战的习惯。
所以断定,即便自己现形,即使兵力庞大,他也决不敢轻举妄动。
宁愿失去这个城镇也不会去冒险!
李平听到后问到:
"父亲既然仅仅是阻止援助扬周那么这样的行动是不是过于简单了些
林峰远远地站在众人之后,方才被孙坚冷冷地瞪了一眼,他心里首打鼓,不敢向前凑。
与此同时,王虎迅速走到孙坚和周瑜的身旁,气喘吁吁地说:“主公,军师,下官有要事禀报!”
孙坚显然心事重重,冷眼瞥了王虎一眼:“眼下我二弟性命垂危,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王虎虽害怕但仍然递上了手中的信。孙坚没接,只淡淡说道:“交给军师处理。”
孙坚就要继续往前走,而周瑜与王虎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后,立即展开了信件。当那十一个字映入眼帘时,周瑜原本紧皱的眉头刹那间舒展开,急问王虎:“这信是谁给你的?”
“荆州使者说,是关羽吩咐只能在这最后时刻交予主公和军师。”
这次,不等王虎多言,周瑜便小步跑向孙坚。看到周瑜焦急的样子,孙坚疑惑地停下马脚,问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确实是天大的大事!”周瑜重重点头答道。
孙坚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赶紧接过信件,陈平(新名字)也靠近一同查看。
信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出现在两人眼中:
——“大哥无须担忧,我诈死只为拿下襄阳。”
孙坚见到这几个字心头一沉,自从收到荆州急件以来,一首忐忑不安,担心二弟有个三长两短。此刻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刚要说些什么,“二弟还没...”一旁的陈平打断他,“主公,请注意言行。”
这一句话引得了孙坚与周瑜的关注。陈平示意他们跟他去个偏僻的地方说话。两位当即跟随,来到无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