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第2页)

“是啊,我家也是这么考虑的,养鸡鸭是真赚钱,年后我们也要再多养上一些,反正都是圈养起来,多养一些,也不会费多少事儿,都是买粮食回来喂养,也不差这点粮食。”反正鸡鸭卖出去收回来的钱,比买粮食这点钱,可是划算得多。

说起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有共鸣,好几个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家也要再多养一些,与其便宜外村人,倒不如自家村里人多赚一点。

“养鸡鸭也确实很赚钱,只是比起家里小子的前途,我觉得还是去城里做工更划算,能跟在杜青娘身边多学点本事,以后的前程不会差了,不说做掌柜,怎么也能混上个管事当当吧!”

“想做管事或是掌柜,那必须得会识字、算账这些,怎么着都得脑子灵活些,不然就这些根本学不会,当然了,若是当真有心想去城里做工,倒是可以让家里小子,送去学堂里专门学学,也就花个几两银子的事儿,若是学好了,青娘那边需要人时,肯定就会被先选上。”

能写会算的,可不就比别的小子们强上一头了嘛,去到铺子里,都不需要青娘怎么教,他们自己就能慢慢上手。

村里大家伙之前也没想过那么多,家里有钱的,也多是送家中的孩童去上学,年纪大些的,已经能帮家里干活,就没想过送学堂,而且年纪大了,学东西也慢,未必能学出个样子,那就浪费钱了不是。

但现在让人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有点道理了,十来岁的年轻小子,现在学点东西,也还来得及。

“十来岁的小子,送去学堂里,先生愿意收的吧?”

“怎么不愿意收,只要交些钱,先生也是一样的教导的,当然,咱们这个也不是要考功名,只需要识些字,能算账,就差不多了,倒不必学得那么杂。”

只专门学这些,学起来应该也比较快,没见城里那些小子,没用上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花钱去学堂,一天专门学习,还不用做别的事,学习的时间更多,理应学得更好些。

这些话,听得好几个人都若有所思,他们现在是很清楚的意识到,若是一个家里,能出一个聪明人,对整个家族来说,有多么重要,没见村里出了杜青娘这么个能耐人,带着整个江家村,都富裕起来了嘛!

“有些道理啊,十来岁的小子,正是学东西挣前程的好时候,之前只想到小的,倒把他们这个年岁的给忽略了。”

“我家里几个小子,瞧着也有几分机灵,都送去学堂,应该也成。”

“不是,都送去学堂,那得费多少钱,要不还是选一两个机灵点的去学,太笨的还是在家里老实做活吧,免得送去了什么都学不到,岂不是白费钱了。”

“话是这么说,但难免被说偏心,况且家里现在也不差这个钱,都送去学学的好,说不定就有个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