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179章 书字台·书纹玉碑

吴仙刚踏离卷字峰的螺旋石路,脚下的青白金红墨气带就“簌簌”贴地漫开——气带过处,连路边的碎石都凝出浅淡的书纹,像被卷气洇透的纸边。风里的文房气不再是卷灰的涩味,反倒裹着股干墨的沉香,只是香里掺着滞气的钝感,吸得久了,连念归幡的星纹都颤了颤。“前面就是书字台啦!”阿筒跳在气带边缘,背甲的卷纹映着气光,“我小时候跟着老卷纹蟀来过,台是四方的,地面铺的书纹石能映出真书印,假印会发黑——现在滞气重,怕是连真印都被遮啦!”

话音刚落,前方突然飘来层半透明的雾,雾片竟是书页形状,边缘卷着墨色滞气,像被水浸皱的旧书纸。雾里传来“沙沙”声,一只背甲刻着竖排书纹的黑蚁爬出来,触须抖得飞快:“你们是带‘卷’气来的?我是书纹蚁阿页!书字台的滞气都凝成墨痂了,快跟我走,晚一步墨痂就会裹住玉碑的‘书’字心!”

吴仙跟着阿页往雾里走,脚下的书纹石果然发暗,只有气带覆盖的地方才透出浅白纹印。越往台心走,雾里的墨痂越密——有的像干硬的墨块粘在石缝里,有的像墨渍顺着书纹流,连空气都变得发沉,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浸墨的棉纸上。

到了台心,终于见着那方三丈高的书纹玉碑:玉碑通体呈乳白,却被层厚墨痂裹得只剩边角的白痕,痂上嵌着细碎的书件——有“书页”的残角,有“书脊”的碎木,还有“书脑”的裂纹,全被滞气粘得发硬。碑面的“书”字刻痕残缺不全,“聿”部的“丨”被墨痂堵得严严实实,只剩“曰”部的轮廓,里面缩着缕墨黑气,像被墨埋住的灯芯,稍动一下,痂里的滞气就往气里钻,把光压得只剩一点。

“三百年前书字灵总在碑前转,把‘文’‘章’‘篇’‘卷’四气织成书卷,连台边的雾都能引成书页形,”阿页趴在碑角,触须碰了碰墨痂,“后来滞气裹着墨痂往碑里钻,先闷住灵息,再结了墨壳,最后连‘书’字刻痕都被埋了——我试过用背甲刮墨痂,可刮掉一层又结一层,滞气太沉了!”

吴仙抬手晃了晃念归幡,幡上的青白金红四气裹着十六色星纹,刚触到墨痂就“滋”地响,痂里的滞气开始化。阿筒跳上碑边:“卷字峰的法子管用!得按‘书脊、书页、书根、书脑、书扉’五个书位布气,用三气、卷气裹着五灵息,再辨清真书印,才能冲开墨痂!”

“我辨印!”阿絮立刻飞起来,翅面的篇纹亮了,“残篇纹能映真书印,假印的‘聿’部是歪的!”

“我定章法!”阿大爬出书袋,章纹闪着光,“书纹不能乱,乱了气就散!”

阿页也凑过来:“我指书位!玉碑上的书纹印就是标记!”

吴仙点头,掏出布包按阿页指的方位布气:

1.往“书脊位”撒笔毛絮,松褐气裹着墨痂里的“贯卷”纹,在碑上印出笔形书脊;

2.往“书页位”抖纸毛絮,米白气顺着墨痂的“承篇”纹漫开,凝出纸形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