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秋露凝霜·法随境生
晨雾还未散尽时,吴仙已站在溪边。
两生草移栽进陶罐的第三日,阿芷发现罐底生出了细密的根须,穿透陶土扎进了湿润的泥土里。更奇的是,那半红半绿的叶片上,竟凝出了一层薄薄的霜花,在晨光里泛着七彩的光——此刻明明是暑气未消的初秋,凡城的草木还带着夏末的温热,这霜来得毫无道理。
“先生,这草是不是生了怪病?”阿芷捧着陶罐,指尖刚要触到霜花,就被一股极淡的寒意弹开。那寒意不同于冰雪的凛冽,倒像是某种法则的显化,带着“凝”与“定”的意味。
吴仙接过陶罐,指尖轻触叶片。霜花遇他指尖的温意并未消融,反而化作一缕极细的白气,顺着他的指缝渗入体内。流转间,竟与他丹田处那片“无妄源”的气息隐隐共鸣——那是一种介于“有”与“无”之间的状态,像极了此刻半霜半露的两生草。
“不是病。”他望向溪水上游,“是这草在‘记’东西。”
话音刚落,溪边的一元木忽然簌簌作响。那些前日还在渠边舒展的根须,此刻竟如游鱼般探出水面,朝着两生草的方向微微颤动。而原本平缓流淌的溪水,在根须拂过的地方,竟泛起了细碎的涟漪,涟漪中隐约映出些破碎的画面:有岩浆翻滚的赤色大地,有冰封万里的白色荒原,还有一片介于两者之间、既无生机也无死寂的灰色虚空。
“那是……道魔渊的景象?”曾去过道魔渊边缘的黑袍修士恰好路过,见此情景不由失声。他袍角的火焰纹在涟漪的映照下轻轻跳动,像是在回应那些遥远的记忆。
吴仙指尖划过水面,涟漪瞬间平息,画面却已印入他的识海。他想起道魔渊中那道分隔道与魔的无形界限,想起两生草曾在那里挣扎的模样——原来这草不仅吸收了道与魔的气息,更在以自身为媒介,记录着两界交融的轨迹。而一元木的根须,竟是在以溪水为镜,将这些轨迹转述给天地。
“天地有灵,万物有记。”吴仙将陶罐放回阿芷手中,“就像人会在岁月里留下脚印,法则的变迁,也会在生灵身上刻下痕迹。”
正说着,山巅传来一声清越的啼鸣。一只羽毛似琉璃般的鸟雀掠过晨雾,落在吴仙肩头。那鸟雀眼瞳流转着时空域特有的光痕,正是他曾在时空乱流中救过的“流光雀”。此刻它喙中衔着一片晶莹的冰晶,冰晶里冻着一缕黑色的雾气,细看之下,竟与道魔渊的魔气同源,却又带着几分不属于那里的阴翳。
“是从北边来的。”流光雀扑扇着翅膀,声音带着孩童般的清亮,“过了忘川泽,好多地方的草木都枯了,水也变成了黑色,连风里都带着刺。”
吴仙接过冰晶,指尖的温意刚触及表面,就感觉到一股尖锐的排斥力——这股魔气不同于道魔渊中与道气相济的本源,反而像是被某种力量扭曲过,带着“灭”与“绝”的执念,与凡城这片“生”与“和”的气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