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058章 回音谷·音影相济

共在环的光漫过音影结界时,回音谷的声波正撞着暗影翻涌。 谷如被巨斧劈开的幽玉,南北纵贯着“音影线”:东侧是声族的“鸣音阁”,阁楼由千年桐木搭成,梁柱嵌着会震颤的“共鸣铜”,音起时,窗棂间的编钟会滚出“琮琮”声;西侧是影族的“沉影殿”,殿墙由万年墨石砌就,石缝渗着不反光的“凝影膏”,影动时,廊柱上的玄铁环会泄出“飒飒”响。两族的界标是道“回音壁”——阳面刻着声族的波纹,阴面镂着影族的叠影,壁脚埋着半块磬片,一半被声族的音波震出细纹,一半被影族的暗影蚀出浅坑,竟在壁根长出丛“音影苔”,叶随音颤,根逐影生,硬生生把断壁缠成了整体。

吴仙立在回音壁前时,恰逢两族的“换器时”。

音影线两侧,声族的音筒挨着影族的影囊:声女将淬过音波的“震石”抛给廊下的影姬,说“嵌在影刃上,破障更利”;影男将浸过暗影的“隐纱”扔给阁前的声郎,说“裹在音弓上,消音更稳”。但没人敢踏过壁顶的“音尘线”——前日有个声童拾了片飘到东侧的“暗影鳞”,握在手里,竟引得喉间波纹褪成灰白,差点失了族纹;影族的幼孩偷溜到东侧捡“共鸣石”,被声族的护阁隼追得慌了神,撞碎了鸣音阁的储音缸,便传起“声族性烈,影族行诡”的话。

“这里的‘抗’,是‘惧’的壳。”疑丝的声音缠在音波里,“但你看那处‘断音桥’。”

吴仙望去,谷中央有座断桥墩,原是两族合造的“通谷桥”,如今桥栏的桐木被暗影蚀得只剩残骨,露着的木筋上还缠着影族的凝影绳;桥板的墨石被音波震得裂成碎块,缝隙里卡着声族的共鸣铜。桥边,声族的老乐师正对着支“裂音笛”叹气——笛是影族用凝影膏涂的,原该抗音震,可他吹了三日,笛膜总在音尘线处崩裂,像被无形的刃割过;对面的暗影潭旁,影族的老影匠正对着面“破影镜”发愁——镜是声族用共鸣铜镶的,原该耐影蚀,可他磨了三月,镜面只蒙着雾霭,像失了光泽的古镜。

“这是‘拒’的茧。”吴仙走到断音桥前,见裂音笛的波纹间凝着层干斑——是乐师的“悸”:怕越线触怒影族,运功时总往回收力;破影镜的叠影里浮着圈浊雾——是影匠的“恨”:记着声族曾用强音震碎过影殿的玄铁环,制镜时总不敢多嵌铜片。

他指尖的共在环贴着裂音笛与破影镜转了圈,环光里浮出两段影:一段是乐师的祖母,曾握着影族涂的裂音笛,吹起“安魂调”,镇住了噬影的“噪风”;一段是影匠的祖父,曾举着声族镶的破影镜,映出“定影光”,挡住了吞音的“暗潮”,声族用音筒帮影族收录了被暗潮吞去的族语——原来他们的“抗”,早被祖辈的“援”织在一处。

“声怕的不是影界,是你心里的‘躁’;影怯的不是音波,是你念里的‘疑’。”吴仙对乐师说,又对影匠轻语,“你吹的不是笛,是想让族人安身的念;他磨的不是镜,是想让谷里的家添些护的盼,原是一条心。”

乐师深吸口气,将裂音笛往音尘线外送——那干斑竟顺着波纹的脉络化了,笛音穿线时凝成清韵,稳稳连成新的音阶;影匠蘸着凝影膏,往破影镜的纹路上涂去——那浊雾竟随着镜面的舒展散了,镜心映出明晰的影纹,结出温润的光泽。笛音荡出的清韵,刚好涤了镜上的雾;镜影透出的柔光,恰好稳了笛里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