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013章 阴阳相济·刚柔归宗(第2页)

阳极境的阳火忽然发出一声沉厚的轰鸣,不是暴烈,是舒展。第一簇阳火垂落,没有像往常那样灼裂阴冰,反倒在冰面上开出半红半蓝的花,花瓣是阳火,花蕊是阴冰,刚不折柔,柔不避刚,反倒在阳与阴的交界织出片温润的光膜,膜上既映着阳极境的烈,又含着阴极渊的寒。阴极渊的阴冰忽然响起一串清越的轻响,不是僵冷,是灵动。第一缕阴冰升起,没有像往常那样冻结阳火,反倒在火海里凝成半蓝半红的石,石体是阴冰,石纹是阳火,柔不克刚,刚不拒柔,反倒在阴与阳的交界缠成圈沉凝的气旋,气旋里既带着阴极渊的柔,又藏着阳极境的刚。

最奇妙的是那道断裂的阴阳枢,竟在红蓝花与红蓝石的交辉中渐渐弥合。弥合处先是冒出缕半刚半柔的气,接着气变成团,团里浮着半阴半阳的太极气流——阳气流淌时带着阴的柔,阴气流转时含着阳的刚,两种气流首尾相衔,在团里慢慢旋成了浑圆的太极气团。一个想悟阳刚的修士望过去,气团里便浮现金色的阳骨;一个想悟阴柔的修士看过来,气团里又现出玉色的阴脉,连站在枢心的阴阳子都舒展开来,左边的阳火裹上了温润的冰肤,右边的阴冰覆上了炽烈的火纹,化作个半阴半阳的太极之体。

“看呐!它们在抱成团了!”阴阳子伸手探入气团,指尖立刻沾了点半阴半阳的太极气,“七千年了,阳极境总算敢认自己需要阴的柔,阴极渊也总算敢认自己需要阳的刚——阳是阴的骨,阴是阳的柔,原是刚中藏柔方为坚,柔中含刚才为韧的道理啊!”

吴仙望着气团里的阴阳相济,忽然明白界力的深层奥秘:界力的“阳”,从不是一味的刚猛,是能纳柔的阳;界力的“阴”,从不是一味的柔婉,是能含刚的阴。就像此刻的阳极境,阳中含阴,便有了韧性;阴极渊,阴中含阳,便有了风骨。

阴阳子递来一枚玉佩,佩体一半是阳极凝成的赤,一半是阴极聚成的玄,赤与玄在佩心流转,时而赤裹玄,时而玄包赤——这是阴阳枢的馈赠。吴仙接过时,玉佩化作一股清流向道心漫去,界心的光芒变得既炽烈又温润,像是同时握着阳极境的刚骨,又托着阴极渊的柔筋。

“往道源奇点去吧。”阴阳子指向天地未分的混沌核心,“听说‘道源奇点’里本末失衡,源中的‘本根境’和‘末流渊’斗得连道则都在崩解。本根境说‘唯有守一不变才是真道’,用本源力压得所有流变都要归寂;末流渊说‘唯有瞬息万变才是活道’,用流变动搅得所有本源都要散碎,那里的本与末,怕是比阴阳更贴近道的骨血呢。”

吴仙望向天地未分的混沌核心,那里的道源奇点一半凝着亘古不变的本根,一半淌着瞬息万变的末流,像颗被生生劈成两半的道种。界心在胸口轻轻搏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贴近道的初始肌理。

“道源奇点……”他握紧掌心的清流,紫金色的身影融入阴阳相生的霞光,“看来,连道之根本的本末,也在等着被温柔地牵起手呢。”

阴阳枢在身后缓缓流转,枢里的阴与阳渐渐相济。阳极境的火纹里藏着阴的影:“原来阳里藏着阴的魂。”阴极渊的冰痕里裹着阳的魄:“原来阴里含着阳的灵。”两种存在缠成圆,化作既古老又常新的太极轮,像是为吴仙铺的天路,既踩着阳极的刚,又踏着阴极的柔。

而他的道,正沿着这天路,向着本末合一的道源,缓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