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厚颜无耻,是儿最无信者
蒯良素来多谋,有荆州第一智者之称。
刘表听说蒯良有计,赶忙说道:“子柔之计,必是良谋。”
“谢主公。”
蒯良对刘表行了一礼道:“依属下看,可用明升暗降之法,授刘备为镇南将军府别驾从事,只要他进了襄阳,一切就好办了。”
这是要先夺刘备兵权。
再除掉以绝后患!
刘表依计而行,亲自写信给刘备,让他来襄阳担任别驾从事。
然而,数天之后,刘表并没有等到刘备前来履任,而是等到了刘备写来的一封书信。
刘表打开一看,但见上面写的是:
“吾兄如晤:
弟在江陵两年,因军务繁忙,未曾有空回襄阳拜见兄长,实为憾事。弟日思夜想,殷切期盼去与兄长相见。思念之情,犹如江陵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无穷无尽。
欣闻兄长欲重用于弟,弟感激涕零,泪湿三条布巾。想我命运多舛,年少失怙,织席贩履十余年,蹉跎半生,从未遇到兄长如此好人。
弟因此而高兴莫名,夙夜难眠。身虽在江陵,心已至襄阳矣!
然,当弟备好车马,打开府宅之门,将要起程前往襄阳履新之际,城中百姓皆拜伏于地痛哭失声。诸人挡我去襄阳之路,不让前行。
耄耋翁妪遮道而拜,垂髫小儿抱我双腿,大姑娘小媳妇们拉我衣赏,哭哭啼啼。犹有数位娇美女子,竟以小刀置于美颈之上,威胁于我,口称若我离开江陵,便立马死给我看。
人命关天之事,弟实不敢造次。万般无奈,唯有辜负兄长美意,滞留江陵与之相陪。”
刘表彻底傻眼了。
愣了很久,才忍不住破口大骂:“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骂完之后,又问计于蒯良。
蒯良想了一下道:
“江陵重地,绝不能让刘备占据。如今局势,我们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既然他不愿来襄阳做文官,那就将他调任零陵太守。
零陵远在荆州西南,贫穷偏僻,山匪众多。还常有南方百越族人作乱,刘备想要在零陵发展势力,极为困难。
况且,依规制,凡太守调任,不得带走原郡郡兵,最多只可带走五千部曲。须得到了新上任之郡后,才可接手当地郡兵。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削减了刘备的兵力。
刘表从其言,又亲自给刘备写信一封,并让人送去所需文书印绶,拜刘备为零陵太守。
然而,数天之后,又收到了刘备的回信。
这封书信依旧写得很长,也写得非常感人。原文太长,就不在这里写出来了。其大概意思是:
“对于兄长的安排,做为小弟的我没有任何意见,并且还深表感谢。可是,我麾下的那些麾忠勇的将士们,他们都舍不得我离开他们。他们得知我要离开江陵,尽皆堵在我的车驾前痛哭失声。
有的哭着哭着就昏倒在地上;还有的拔出刀剑横在颈上,我若离开,他们就会自刎而死。
他们都是曾经为平定荆南叛乱而流血流汗的忠勇将士,我实在不忍心他们因为我官职的升高,而让他们失去性命。
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我深知兄命难违,又不愿看到这些忠勇的将士们活生生的哭死。我实在是太难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啊!只好写信恳求兄长,希望兄长能大慈大悲,让我将他们全部带走,一个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