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谋深虑远,静待瓜熟蒂落
诸葛亮与刘备,其实早有交集。
这人本是徐州琅琊人。
当初,曹操屠徐州时,诸葛家为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往荆州南阳。恰逢刘备驰援陶谦,诸葛亮一家因此而躲过一劫。
但纵然如此,乡邻之中被曹军杀害者甚多。
从那个时候起,诸葛亮就记住了刘备。
后来,刘备逃到荆州,被刘表安排在新野,为刘表当看门狗守住襄阳的大门。但诸葛亮却看出那新野并非襄阳的大门。因为襄阳真正的大门是宛城,
而新野只能算是大门通往客厅的过道。
大门是有险可守的,而过道却无险可守。那时候诸葛亮学业未成,但也看出了其中的风险。
好在没多久,就发生了张羡在荆南叛乱的事情,并且,刘表派人征讨张羡时,屡战屡败。于是,诸葛亮便恳求他师父司马徽暗中相助,通过找人在刘表跟前夸大蔡瑁的势力,使刘表担心大权旁落,从而拉拢刘备来分蔡瑁之权。
并在暗中推波助澜,使刘表让刘备担任平叛主帅。后来,在刘备与张羡作战时,也曾得到司马徽的帮助,正因为如此,刘备才快速平定荆南之乱。
由于江陵是荆南与荆北的分界线,刘表为了震慑荆南势力,又为了平衡荆北蔡瑁的势力,就给了刘备两万人马镇守江陵。
刘备原本是要请司马徽出山,但司马徽年事已高,并不想再参与世间纷乱之事,反而躲在山中授徒。
直到现在诸葛亮19岁了,已经基本上可以出师了。司马徽才向刘备透露诸葛亮的消息,于是,便出现了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认主的事情。
……
对于诸葛亮的表现,刘备非常满意。
见诸葛亮拜伏认主,赶紧上前扶起道:“吾得孔明,犹高祖之得萧何也!”
当天晚上,刘备让关羽张飞两人睡一床,刘备自己则与诸葛亮同睡一床,两人彻夜长谈,抵足而眠。
刘备对诸葛亮的学识非常佩服,遂拜诸葛亮为军师。
期间,刘备对诸葛亮道:
“备听坊间传闻,尊夫人发黄肤黑,本将送孔明两位美女如何?”
诸葛亮大笑道:“世间女子,皆是红粉骷髅。床笫之间,熄灯之后都是一样,美丑又有何妨。”
刘备闻言大喜。
因为诸葛亮这句话,正合了刘备的心意。
……
第二天早上,两人睡了一个懒觉。
日上三杆方才起床。
洗漱之后吃过早餐,两人扶着墙壁走到书房。刘备又问计于诸葛亮道:“孔明有何策为我谋取荆州和益州?”
“此事不难。”
诸葛亮笑道:“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罢了。我先为你布局,待到时机成熟,便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略一吟,又道:“刘表与刘璋乃同宗兄弟,因刘焉之故,两人反目成仇,长期不和。
主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就劝刘表和刘璋和解。有了劝和的态度,就可以让刘璋对主公产生好感,将主公当成好人一个。
得到刘璋的好感,对主公将来入川非常重要。只要主公做好了这件事,以后入川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对于诸葛亮的这个说法,刘备不太理解。不过,刘备相信诸葛亮的智慧,也就满口答应去做这个“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