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木鱼 作品

第297章 烈焰骤腾,一炬残阳照荒丘!

  袁绍再次吐血昏倒了,这一次,袁绍昏迷的时间有点长。足足昏迷了两天。

  到了第三天中午。

  袁绍才苏醒过来。醒来之后,不哭也不闹,眼神有些空洞。守在身边的只有高番和陈琳。

  高番和高柔一样,都是高干的堂弟。这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做到一郡太守之位,也算是有些才能。不过,主要还是搭上了高干这个袁绍外甥的关系,谈不上什么大才。

  陈琳没什么谋略,特长就是骂人。

  ……

  发了很久的呆,袁绍才咳嗽了两下,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浓痰。高番赶紧端来一碗清水给袁绍漱口。

  然后,又让人送来一碗马肉汤,亲手给袁绍喂下。

  喝完马肉汤之后,袁绍似乎也有了点力气,轻声问道:“正南的尸骨,收起来了没有?”

  “收起来了。”

  “灵堂布置了没有?”

  “主公,这城内一个百姓都没有,更不用说找和尚与尼姑了。属下觉得布置灵堂也没什么用,所以,也就没做安排。”

  “还是安排一下吧。”

  袁绍轻声说道:“正南与我年少时便相识,跟随我十余载,与我情同兄弟,对我也最是忠心。如今走了,我也不能亏待了他。你给他布置一个灵堂,我要亲自祭奠他一番,送他最后一程。”

  “好的,主公,属下这就让人去办。”高番道。

  ……

  没多久,灵堂就摆好了。

  袁绍挣扎着坐起,在亲兵们的搀扶下来到审配的灵堂,对着审配的遗体放声大哭。

  哭得撕心裂肺,极尽哀伤。

  也难怪袁绍如此伤心,袁绍帐下谋士不少,但要说对袁绍最忠心者,非审配莫属。审配也有不少缺点,但是,他对袁绍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

  原本的历史上,审配刚开始时并没有参与世子之争。在袁绍病死之前,袁绍将袁尚托付给审配,审配之后辅佐袁尚也是尽心尽力。

  后来,曹操围邺城,审配死守数月,最后邺城被破城,审配被擒,曹操屡次劝降,审配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临刑之前,对刽子手道:“吾主在北,请面北而死。”

  而这一世,审配得知袁绍的三个儿子各怀心思,放着被围易京的袁绍不管,将袁绍看成是个死人,互相之间先争了起来。审配非常失望,又加之城中粮尽,突围无望。一时激愤,便坠楼而亡。

  可以说,审配是袁绍最忠心的谋士和挚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审配的死,让袁绍很是伤心,也给了袁绍很大的打击,并让袁绍感到彻底的绝望。

  ……

  袁绍一直在审配的灵堂中守了三天。三天之后,将审配葬于城内空旷之地。

  再回到将军府后,便将陈琳及高番叫身边议事。对两人道:“在此期间,敌军可有过来攻城?”

  “依旧没有。”

  高番说道:“敌军只是在城外挖了一圈壕沟,之后就再没有攻城,似乎他们一点都不着急,就等着我军粮尽而溃。”

  袁绍闻言,没有再说什么。

  现在城内的情况,其实只要王通挥军攻城,很容易就可以破城。可王通偏偏一点都不着急。

  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王通不想因攻城而损伤一兵一卒。毕竟这易京城是一座坚城,随袁绍逃到易京的也都是比较忠心于袁绍的嫡系精锐。

  其二,王通根本不担心会有援军。

  所以,王通才会围而不攻,采用“囚笼”战术,先用壕沟将易京围了起来,再坐观袁绍的军以粮尽而溃。

  又问:“军中将士如何?”

  高番道:“这几天,每天都有士卒在夜间用绳子坠下城墙逃去王通军中投降。昨夜还抓到了二十几名试图逃离者,属下正打算将他们砍头示众,以儆效尤。”

  “不必了。”

  袁绍缓缓地摇了摇头道:“将他们放出城去吧。另外,通知所有军卒,城墙不再管控,想出城者,可自行用绳子坠下城去便是,不必再为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