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明军大兵压境(第2页)
眼见这俩老兄弟指望不上,李自成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节骨眼上不吱声不行咧。
宋献策\"咳咳\"两声清了清嗓门,冲着李自成抱拳道:\"大元帅,咱陕西有句老话,兵来咧拿刀迎,水来咧用土挡,没啥大不了的!咱手底下五营精兵几十万号人,再加上原先罗汝才那帮子老弟兄帮衬,对付四面八方的龟孙子绰绰有余。\"
说着说着还拿手指头在地上比划起来:\"依俺看,北边先叫孙传庭那老小子碰一鼻子灰,南边把左良玉那货盯死喽。先把四川秦翼明跟安徽史可法这两根搅屎棍收拾了,等把两边翅膀上的虱子掐干净,再调转头收拾孙传庭那老匹夫!\"
宋献策这话刚撂下,李岩\"腾\"地就站起来了:\"老宋你这主意可不成!川兵徽军那帮怂货,压根不敢跟咱真刀真枪干仗。要是叫这两边的虾兵蟹将绊住手脚,孙传庭跟左良玉再从南北两头夹过来,咱可就叫人包了饺子咧!\"说着还拿手指头戳着桌子,\"要俺说,让两位总权将军一个盯北边一个看南边,其他营的弟兄们把两翼看住就成,这法子才叫稳当!\"
刘宗敏跟田见秀俩人在底下直点头,都觉得李岩说得在理。李自成也觉着这主意靠谱,伸手就要去抓令箭分派兵马。就在这节骨眼上,底下传来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大元帅且慢着,俺这儿还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大伙儿齐刷刷扭头一瞅,原来是六政府尚书里头排最后一位的工部尚书贾立根在说话。这老贾平时跟个闷葫芦似的,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今儿个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贾立根这老倌儿,当初在开封北边黄河滩上叫农民军逮住咧。这货原先在开封当过监察御史,归顺李自成后,一直跟着牛金星后头忙活,帮着搭农民军的监察摊子。牛金星觉着这老贾是块料,想叫他挑大梁管这摊子事。
可李自成心里头犯嘀咕——这贾立根的家眷可都在京城里头押着呢!万一这老小子跟朝廷暗通款曲,那可就要了亲命咧。思来想去,干脆把姚锡胤兼着的工部尚书这顶帽子扣他头上算球。这么一来,既给了老贾个官儿当,又不叫他碰监察这摊子要紧事,两全其美!
贾立根这老倌儿接下工部尚书的差事后,倒也没闹啥幺蛾子。每日天不亮就爬起来,带着一帮子工匠在营地里转悠,把那些个攻城器械、粮车辎重拾掇得利利索索的。有回夜里下大雨,老贾愣是光着脚片子跑去查看火药库,生怕叫雨水给泡了。
牛金星时不时还来找他讨教监察的事儿,老贾总是摆摆手:\"俺就是个管木匠泥瓦匠的粗人,那些个精细活计可不敢乱掺和。\"其实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大元帅这是防着他呢!
有一日营里传闲话,说京城那边把他家老小都下了大狱。李自成特意叫姚锡胤去探口风,却见老贾蹲在河边,正拿树枝在地上画攻城车的图样,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姚尚书来得正好,俺这儿有个新琢磨的云梯样式......\"
日子久了,大伙儿发现这贾尚书虽然话不多,可手底下的活计从没出过岔子。连刘宗敏那暴脾气见了他,都会喊一声\"老贾头\"。只是每逢月圆夜,总有人看见他独自站在黄河边上,望着京城方向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