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诏归唐(第2页)
李承乾笑着点头,说道:“传朕旨意,选派得力使者,携带诏书与印信,随蒙舍诏使者一同返回,宣召皮逻阁领封。”
“遵旨!”大臣领命而去。
数日后,大唐使者与蒙舍诏使者快马加鞭,抵达了太和城。皮逻阁得知消息后,率领蒙舍诏的文武百官,身着盛装,出城相迎。
“皮逻阁接旨!”大唐使者站在高台上,高声宣读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蒙舍诏皮逻阁深明大义,诚心归附,朕心甚悦。特准六诏并入姚州,封皮逻阁为云南王,世袭罔替。望你日后尽心治理,保境安民,为大唐守好西南边陲。钦此!”
皮逻阁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皮逻阁定不负陛下厚望,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接过诏书与印信,皮逻阁站起身来,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从此,蒙舍诏正式并入大唐版图,成为大唐西南的重要部分。皮逻阁深知,这不仅是蒙舍诏的新起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太和城举行的盛大庆典上,百姓们载歌载舞,欢呼雀跃。皮逻阁身着崭新的王爷服饰,头戴王冠,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欢乐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大唐的子民,有大唐的庇佑,大家定会过上更加安稳幸福的生活!”皮逻阁大声说道。
“大唐万岁!云南王万岁!”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庆典结束后,皮逻阁立刻投入到六诏并入大唐后的各项事务中。他与大唐派来的官员密切合作,共同商讨治理之策。在政务厅内,皮逻阁与官员们围坐在地图前,认真规划着六诏之地的未来。
“如今六诏并入姚州,我们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贸易往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文化融合,让百姓们真正融入大唐的大家庭。”皮逻阁指着地图,有条不紊地说道。
大唐官员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王爷所言极是。此外,还需加强军事防御,确保边境安全。”
皮逻阁沉思片刻后说道:“不错,边境防御至关重要。我们可在险要之地增设关卡,屯驻重兵,同时加强与周边部落的友好往来,共同维护边境的和平稳定。”
在皮逻阁的努力下,六诏之地迅速融入大唐。贸易日益繁荣,道路上商队络绎不绝,带来了各地的商品与文化。学校里,孩子们开始学习大唐的经典文化,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之中。军事防御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边境关卡坚固,士兵们训练有素,时刻警惕着外敌的入侵。
皮逻阁时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他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在一次巡视中,皮逻阁来到一个村庄。村民们看到他,纷纷围拢过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王爷,自从并入大唐,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我们的货物也能卖个好价钱。”一位老者笑着说道。
皮逻阁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大唐皇帝的恩泽。大家要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诏之地在大唐的怀抱中蓬勃发展。皮逻阁以云南王的身份,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践行着对大唐的承诺。而大唐,也因六诏的并入,西南版图再次延伸,国力愈发强盛,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