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登州节度使(第2页)
梁师成听了童贯的话,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童枢密的计策可行,将种师道撤职,让他回西军,禁军在雄州的部队不必撤回……”
童贯立即领会了梁师成的意思,杨元嗣的登州军在前面冲锋陷阵,攻城掠地,禁军在后面摘桃子。
这样能够保证拿下燕云,又能够将燕云控制在朝廷手中。
徽宗听他们说完,心里放松了不少,都说我身边都是奸臣,真有事儿了还不是要靠我这几个爱卿?
杨元嗣知道自己被任命为登州节度使的时候,他已经快走到了青州。
这次他也没有骑马,难得的能够放松一次。
杨元嗣手里拿着一本话本,看的津津有味,想不到大宋的小说也如此好看。
赵纬纶拿着驿卒快马加鞭送来的文书,脸上挂着隐藏不住的笑意。
杨元嗣心里暗暗吃惊,古代那些神机妙算的军师在赵纬纶身上有了具象化。
现在发生的一切几乎完全在按照赵纬纶的预测和计划进行。
杨元嗣当然不会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神机妙算的人。
之所以有的人会神机妙算,不过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计算,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预测。
赵纬纶对于大宋朝廷和燕云形势的分析太超前了,这一点杨元嗣还真不如他。
这也就体现出了谋士的重要性了。
杨元嗣还没回过神来,赵纬纶却对他行了一个大礼,“在下没记错的话,主人今年还没到三十岁吧?”
“应该是没到吧?”杨元嗣眼神迷离,仿佛在看向前方,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
赵纬纶已经适应了他这种时不时的走神状态,“你可知道本朝上一个不到三十岁建节的是谁?”
“谁?”
“正是本朝太祖皇帝……”
杨元嗣吃了一惊,想不到自己竟然达成了年轻赵匡胤的成就。
赵纬纶叹了一口气,握了握拳头,道:“当今天下马上就是群雄并起,我们未必就不能成就太祖的基业!”
杨元嗣微微一笑,这个军师的野心,似乎比自己这个正主还要大。
此时天色阴沉,正好一道闪电划过,接着就是几声炸雷。
“一将功成万古枯,”乱世中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又有多少百姓成为路边的白骨。
杨元嗣也叹了一口气,眼睛看向马车之外,山雨欲来……
登州在杨元嗣离的这段时间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杨望庄附近的城镇规模至少扩大了十倍,竟然一眼望不到边。
除了没有城墙,比登州城的规模也少不了多少。
杨元嗣这次属于低调回城,知道的只有他亲近的几个人。
最高兴的当然是他的好大儿李重山,他现在已经跟杨元嗣一样的身高,极其雄壮。
杨元嗣不在的时候,他就是杨望庄名义上的少主,只是这个少主却很少住在家里。
李重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度过,按道理他跟杨信应该更亲近,但是李重山却更喜欢走二百多里去韩世忠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