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凯旋(第2页)

杨元嗣还兼职“花石纲”的提举呢,只要说是“花石纲”,一路上就没有敢阻拦检查的。

花荣在旁边拍手拍手叫好,主动请缨要办这一趟差事。

杨元嗣知道花荣一向沉稳低调,这次如此活跃肯定有他的道理。

原来花荣是为了沿途捋顺自己的情报网络,现在他在杭州和苏州都有了自己的大本营,谍子网络经营的铁桶一般。

花荣的意思是仿照大宋的驿道系统,跟随着运河和官道在关键节点建立情报站。

杨元嗣听了大加赞赏,想不到这家伙的思维如此超前。

要知道就算在近代很多人也不重视情报工作对于战争胜负的巨大影响力。

杨元嗣告诉花荣,不管代价,尽快建立起这一套网络,给人给钱。

花荣听了也大喜,他本来对于江湖事就比战场厮杀感兴趣的多。

这一下怕正好是挠到了痒处,急匆匆的就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去了。

李继恩是第一次上战场,居然分了二十多两银子的战功赏赐,不由的感叹还是杀人放火来钱快。

他本来想作诗一首,奈何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是不够,连首打油诗都做不出来。

杨元嗣看他带兵进退有据,不像是第一次出征。

李继恩支支吾吾,只说是家传的本领,自己耳濡目染就会了。

杨元嗣将信将疑,也不去管他哪里来的本事,只要能够为我所用不就行了?

神武军是重甲步军,行路本来就比较慢,杨元嗣安排李继恩率领他们先行一步。

杨信率领两千登州军的步卒直接返回登州,不用再去汴梁。

这次去汴梁,他想按照赵纬纶的计划,给宋江和卢进义找个神武军的编制,所以这次要他们随行。

宋江和卢进义骤然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当场就给杨元嗣跪了下来。

他们不论是结交豪杰,私下里培养自己的山寨势力,还是逼不得已上山造反。

终极的目的就是为了官家招安,有个朝廷的爵位留给后世子孙。

这一辈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如何不令人激动?

杨元嗣也有自己的思考,现在如果两军对阵,哪怕三万人对三万人,杨元嗣对于自己的指挥是有绝对信心的。

可是要说是统筹全局,同时指挥五六路军队去完成一个大军团作战的战役,杨元嗣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

所以说他要培养自己的亲信部队,不能什么都靠着登州军一支孤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将军权分散出去也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没有野心的意思。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了兔死狗烹的时候,也要未雨绸缪。

宋军的大队也开始依次返程,踏上了返回汴梁的道路。

童枢密是军队里最忙碌的人,他要安排厢军接手这些收复的城池,还要跟文官博弈尽量安排自己的人。

杨元嗣一路上倒是轻松且自在,经过江宁府的时候韩世忠提议去采购一批丝绸。

江宁的丝绸自古以来就以精美绝伦闻名,杨元嗣知道这小子是为了讨好梁红玉。